本报记者报道谈起《生死牛玉儒》这部影片,尚秀云觉得很亲切。不光是因为她与王兴东和王浙滨夫妇熟识,也不光是因为她和牛玉儒一样,同是全国的学习典型,事迹同被搬上银屏,更是因为电影本身让她看到很多很亲切的生活场面。
“这部影片非常好,好在真实。它通过很多小事全面反映一个人。没有很高的口号,却反映了一个党的高级干部执政为民的品格。”尚秀云这样评价道。她还用了八个字来总结自己的感受:“真实可信,真情感人。”
为什么会产生这么强烈的感人效果?尚秀云觉得主要是角色塑造得好,而角色塑造成功又在于选材好。从小的方面讲,选材“很人性化,有人情味,以人为本”。尚秀云说。她觉得里面的很多情节观众———尤其是身为干部的观众看了会深有体会。比如说牛玉儒和亲戚们吃饭说“我是老牛家最不孝顺的儿子”那番话的场景,“他没有说什么大道理,他检讨自己让亲戚们理解自己。”从大的方面讲,一个人面对生死考验时最能够反映他的信仰和追求,选择这样一个生死关头更能表现出牛玉儒是“党的好干部,人民的贴心人”。尚秀云说:“我看过牛玉儒的很多事迹,比如‘非典’时的事迹等等,但是电影中没有表现。这里选择的素材最能反映一个人的品格和内心世界。”
在这些感人的镜头中,尚秀云说最打动自己的一个情节是牛玉儒第四次回呼市却不能如愿的画面,牛玉儒说“回家”以及后面群众送葬的场景让她泪流满面了。“我看了一下,所有看的人没有不掉泪的。”
尚秀云自己的先进事迹也被当作素材拍成了影片《法官妈妈》。说起自己的“片子”和《生死牛玉儒》的区别,她说:“牛玉儒是呼市的第一把手,所以写他关注的方面比较大,而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少年犯法官,写我更关注孩子,写我和孩子以及他们家庭之间的关系。”但是,尚秀云也强调这二者也有共同点,那就是“都很关注细节”,为此她也表达对王兴东敬业精神的赞许:“他去采访那些孩子,并和他们成为朋友。他的采访笔记就有厚厚的七八本。他热爱人民,也去歌颂人民。”尚秀云称其夫妇二人是“主旋律高手”。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