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主管 检察日报社主办
 
首页>>2015年>>201501>>2014中国法治蓝皮书>>舆论监督篇>>条目

8.2亿“赞助费”:中华医学会“敛财有道”

时间:2015-01-26 10:01:00  作者:  新闻来源:正义网

评论投稿 打印 转发 复制链接  |  |  字号

图片来源:扬子晚报网

  事件回放  

  2014年6月,国家审计署通报审计工作报告,中华医学会在2012年至2013年召开的160个学术会议中,用广告展位、医生通讯录和注册信息等作为回报,以20万元至100万元价格公开标注不同等级的赞助商资格,收取医药企业赞助8.2亿元。至此,中华医学会的敛财之术“浮出水面”。 

  医药贿赂在推高药品价格中所起的作用,在之前的葛兰素史克案中已经暴露出冰山一角。该公司商业贿赂在内的运营成本占到药价的20%至30%,转嫁给中国病患人员和国家财政承担。而“巧”的是,葛兰素史克恰恰也是中华医学会的“金主”之一。 

  2014年10月,在曝光3个多月过后,一直没有中华医学会的任何整改信息。中华医学会官网上,一份“中华医学会2014年学术会议计划”赫然在目,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以及培训班等,共计350多个。 

  事件影响

  通报如同耳旁风。中华医学会的违规行为曝光,却不见整改迹象,依然我行我素,大行其道,在2014年又举办350多个会议继续“圈钱”,根本不把通报当回事,根本不把审计放在眼里。一份通报,也终于让老百姓知道中华医学会的敛财之道。 

  各方观点

  公众为赞助费埋单 

  中华医学会这五个字堪称“金字招牌”,轻轻松松就将8.2亿元巨款装入口袋,公众不免要问一个问题:赞助费从哪里来?表面上的资金来源,审计署的报告中已经提到,那就是中华医学会用广告展位、医生通讯录、注册信息等作为回报,收取医药企业的赞助费。再深思一下,这笔赞助费最终是由谁来埋单?羊毛出在羊身上,自然是药企的衣食父母——广大患者。 

  ——2014年11月7日新华网 

  同济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刘春彦:一些医药企业通过送钱的方式影响医学会,医学会利用准公共机构的权力影响医院和医生,建立了一个完整的链条。巨额费用不仅加重了公司负担,也可能直接间接拉高药价。 

  ——2014年10月13日《新快报》 

  只见违规,不见处罚 

  根据《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规定,中华医学会接受、使用捐赠、资助的有关情况应当向社会公开。而时至今日,媒体多次追问,并无公开迹象。根据条例,中华医学会从事盈利性活动或“违反国家有关规定收取费用、筹集资金或者接受、使用捐赠、资助的”应处理相关责任人或者吊销登记证书并没收违法经营所得,并处以违法收入3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面对审计署通报违规行为已有3个月之久,有关部门为什么不按条例规定作出行政处罚? 

  ——2014年10月13日《新京报》(作者:才让多吉)

[责任编辑:zywliufan]
电子报
北京正义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 © 2025 JCRB.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