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人员二十佳”经验分享】
知不足而奋进 望远山而知行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金凤区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 牛海玲
2024年1月23日,检察新媒体创新发展研讨会暨2023年度全国检察新媒体精品展示会在北京举行,我有幸被评为“全国检察新媒体运营人员二十佳”,应邀参加本次盛会。盛会虽已过去一段时间,但检察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李辉的致辞和中央政法委宣教局一级巡视员侯召迅的主旨演讲犹在耳畔,尤其是来自五个省的代表分享的五个办案故事仍温润着我的心,这五个小故事是我们基层院办理案件的缩影,是我们工作的日常,但却处处体现着检察人“高质效办好每一起案件”的基本价值追求。如何将检察人这份追求公平正义的情怀通过一幅幅照片、一篇篇文稿、一部部视频定格在每个精彩的瞬间,高质效地传递到寻常百姓家是我们检察媒体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担当。通过这次盛会,我们找到了差距,也明确了思路,下面我就坚持“人民至上”、聚焦主责主业、持续传递检察正能量三个层面分享获奖心得。
一是坚持人民至上 突出宣传“实效”。讲好检察好故事、传播检察好声音的根本在于要围绕人民群众的需求去做,而且要做让人民群众听得懂、看得明白的宣传产品。宣传产品要始终坚持聚焦群众关切、期盼,以有温度的司法办案、有角度的履职报道、有幅度的担当作为“三个维度”,坚持“群众视角”,以人民为中心。我们要持续做好“正义金凤普法微课堂”直播间,将司法救助适用、未成年人“校园欺凌”防范、民事支持起诉方式、认罪认罚知识等以实际办理的典型案例为依托,通过“面对面”释法、“手把手”剖析的方式进行精准普及。同时要充分发挥“正义金凤青年普法志愿服务队”作用,以赶大集、板凳课、“点单式”服务将普法工作覆盖到金凤区2镇6街85个社区,针对人民群众的需求,开展普法宣传。
二是聚焦主责主业 突出宣传“质效”。新时代检察工作、检察文化、检察新闻宣传怎样一体化抓好?关键在于要找准业务工作重点,拓宽宣传纬度,2024年仍要紧紧围绕“党建+N 凤翥金检”(注:党建+N,意为党建为引领,带领各项工作一同前行)这个党建品牌,深挖“四大检察”“十大业务”工作亮点,推出“以‘检察蓝’守护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系列原创微短剧,展示金凤检察在守护人民群众“看病钱”、守护“邮包里的安全”、“用药安全”、保护公民个人信息领域都做了哪些工作;在金凤检察微信公众号开辟专栏呵护未成年人的“成长路”“典读民与法”架起来访人的“连心桥”、打造“干事创业”园护航老百姓的“好日子”。用心用情将基层各项检察工作通过“二微一端一平台”进行大力宣传,真正做到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了解检察各项工作,公平正义可感可触。
三是传递正能量 落实宣传“长效”。“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新闻宣传工作,要想长足发展,必须以有效的运营机制为支撑。要聚合全体检察之力,共同推进检察宣传,制定《金凤区人民检察院宣传工作分解方案》,将新闻宣传任务层层分解至各部门,构建全院一盘棋的大宣传格局。融媒体作为宣传的主阵地,只有打造规范化运营管理模式,不断提升运营人员素能,才能保障宣传产品的持续高质效。要制定《融媒体运营管理办法》《融媒体工作人员考核办法》,保障微博、微信公众号、视频号、新闻客户端等新媒体的多元化良性发展。与此同时,新媒体工作人员要牢固树立舆情意识,持续传递检察正能量,维护检察机关的良好形象。
能够获评2023年度全国检察新媒体“运营人员二十佳”并参加年度检察新媒体创新发展研讨会,让我结识了更多优秀的检察宣传人,也发现了自身能力的短板和不足。古语云,“知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此次活动,让我明白自身以及金凤检察融媒体这个团队距离“全国检察新媒体精品”还有很长的距离,在今后的工作中更要主动向优秀的同仁们学习,守正守本职、创新创风范,知不足而奋进,望远山而知行,检察宣传道路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我将带领金凤检察融媒体团队继续逐光前行!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