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应新形势 把握新要求
推动案件管理工作创新发展
最高人民检察院案件管理办公室副主任 许山松
2016年全国检察机关案件管理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中央政法工作会议、全国检察长会议精神,积极顺应检察改革新形势,准确把握检察工作新要求,强化案件管理职能,完善管理机制,创新管理方法,提升管理实效,为促进规范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提供有力保障。
一、准确把握形势任务,明确案件管理工作发展新要求。紧紧围绕检察工作全局谋划和推进工作,充分认识案件管理部门在推进检察工作创新发展中的职责使命,特别是在推进规范司法、检察改革等方面的职能作用,找准工作切入点和着力点,不断更新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方法,推动检察业务管理精细化、规范化、科学化。要紧紧围绕司法体制改革和检察体制改革全局谋划和推进工作,理解支持改革,服务服从改革,认真研究改革中案件管理工作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通过改革进一步优化管理职能,健全管理机制,提升管理实效。要紧紧围绕检察业务信息化建设全局谋划和推进工作,主动把自身业务信息化建设融入电子检务工程整体部署中,以统一业务应用系统为基础和核心,进一步做好统计功能、案件信息公开等信息化建设。认真做好检察业务信息化需求统筹或审核工作,协助业务部门推进各项业务信息化建设。
二、认真履行职责,扎实推进案件管理工作。一是加强案件流程管理。积极稳妥地改革分案方式,探索建立随机分案为主、指定分案为辅的案件承办确定机制。设置流程监管员,建立统一业务应用系统网上巡查制度、流程日志制度。对业务部门开展风险评估预警工作情况进行定期巡查,加大对重点案件风险评估预警的督查力度。认真执行《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涉案财物管理规定》,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合理改善保管场所,理顺内部职责分工。升级完善案件信息公开系统,加大法律文书公开力度,探索对相关律师和当事人家属的信息主动推送服务。二是加强案件质量管理。推动形成由案件管理部门牵头、各部门积极参与,本院评查与上级院抽查相结合、专项评查与日常评查相结合的评查工作格局。强化评查结果运用,探索将评查结果纳入检察官业绩评价体系、司法档案。改进评查手段和方式,推动开展网上评查。建立健全以核心业务数据、案件质量评查、落实上级院重要工作部署、社会评价为主要内容的检察业务考评体系。三是加强业务统计信息管理。严格执行《全国检察机关统一业务应用系统填录标准和说明(试行)》,引导和督促业务部门真实准确填录信息。积极开展专项业务信息核查,建立健全填录主体责任、明确业务部门联络人、信息填录质量通报等制度。着力加强评价性、专题性业务态势分析,提出改进工作的建议。建立信息采用和激励机制,促进上下联动,不断提高业务分析的整体水平。四是加强业务信息化管理。加快推进电子卷宗系统全面规范应用。最高检将进一步优化电子卷宗系统,做好办案流程监控、案件质量评查的研发工作。全力做好统计功能和管理平台的升级完善工作,各地要按照最高检统一安排共同做好需求统筹、业务测试、部署上线等环节工作,确保年底前全面部署应用。会同相关部门做好未成年人检察业务、刑事执行业务、行贿犯罪档案查询业务的研发、优化工作。
三、加强组织领导,推动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案件管理部门负责人要切实发挥好“关键少数”的表率作用,细化工作方案,抓好工作落实。二是加强综合指导。上级院要加强调研,及时掌握工作情况。建立良好的上下级沟通联络机制,形成工作合力。及时总结好做法、好经验,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最高检案管办将对第一批工作联系点工作进行审核,通过增补或删减的方式确立第二批工作联系点。三是加强宣传引导。落实最高检案管办《关于报送案件管理工作典型音像资料的通知》,开展报送审核及统一发布工作。采取方便快捷、喜闻乐见的形式加强工作宣传,运用微信等新媒体平台,营造良好工作氛围。四是加强队伍建设。案件管理部门负责人要担负起全面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把党风廉政建设与业务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落实。切实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打造一支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队伍。以落实案件管理岗位素能专业标准为契机,推动培训工作科学化、队伍建设专业化。最高检将举办全国检察机关第一届案件管理业务竞赛,推动建立全国案件管理业务人才库,为工作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人才基础。
(本文刊发于《人民检察》杂志2016年第三期)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