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构建和完善惩防一体化格局
进一步提升预防工作质量和效果
最高人民检察院反贪污贿赂总局三局局长 孙忠诚
2016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关键一年,做好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意义重大。我们要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中央政法工作会议和全国检察长会议部署,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以服务和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为中心,以提升预防专业化水平为主线,以强化司法规范化建设为保障,不断深化工作体制机制创新,着力构建和完善惩防一体化格局,进一步提升预防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努力为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胜利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生态和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具体将主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大力开展职务犯罪专项预防,促进和保障“十三五”规划顺利实施。牢固树立和深入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围绕党中央“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的依法保障创新发展、加大对资源和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力度等重大战略部署,研究制定《发挥预防职务犯罪工作职能服务和保障“十三五”规划顺利实施的意见》。以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为重点,围绕国家重大工程建设项目、国际贸易流通秩序、防范金融风险等关键环节,深入研究可能发生职务犯罪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提出预防检察建议。组织全国检察机关集中开展惠农扶贫领域和生态环境保护领域专项预防调查,紧紧围绕职务犯罪易发多发的关键环节和重点部位,积极探索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方式开展精准预防。结合十八大以来查处的高级领导干部职务犯罪案件以及社会关注度高、在相关领域和行业具有重大典型意义的职务犯罪案件,深入剖析滋生腐败的体制机制缺陷,向党委政府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加强对工程建设领域腐败犯罪预防监督机制的研究,进一步健全完善重大工程项目挂牌督办制度,深入推进工程建设领域职务犯罪专项预防,确保国家建设资金安全规范使用。
二、积极开展预防宣传教育,提升广大党员干部廉洁从政意识。主动协调有关部门,组织开展“送法进机关”活动,充分发挥法治宣讲的号召力和感染力,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增强抵制腐败犯罪的自觉性与主动性。加强与新闻宣传部门的合作,主动把预防职务犯罪公益宣传纳入各地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采用廉政短片、公益广告、微博、微信、微视频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积极宣扬廉政文化,传播社会正能量。抓紧筹建全国职务犯罪警示教育基地,联合有关部门制定国家工作人员接受警示教育规定,深入推进警示教育基地规范化建设,进一步丰富教育内容、创新警示方式,提高警示教育的及时性和针对性。协调中央新闻媒体,积极开展预防工作亮点宣传,提升预防工作的社会影响力。
三、健全完善相关制度机制,夯实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基础。主动争取党委政府的重视与支持,继续推动各地建立健全党委领导下的预防职务犯罪工作领导小组,完善预防职务犯罪联席会议制度,构建党委重视、政府支持、成员单位密切协同的预防工作格局。落实中央司改工作部署,加强对预防职务犯罪全国立法的调研论证,稳步推进国家反腐败立法,推动省级和有立法权的市级人大常委会普遍制定出台关于预防工作的地方性法规,增强预防工作的刚性与权威性。进一步整合侦查预防部门信息资源,建立全国性的职务犯罪案例数据库,抓紧建设职务犯罪记录查询系统,适时开展查询服务。积极推动行贿犯罪档案互联网查询平台建设,尽快实现网上预约查询,提升查询服务的质量和效果。大力加强侦防一体化机制建设,建立健全案件信息通报、预防提前介入、侦防同步开展等制度,提升预防工作整体成效。
四、切实加强预防队伍建设,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预防队伍。坚持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队伍建设的首位,组织干警认真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扎实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自觉做到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立场坚定、忠诚使命、一尘不染。积极开展岗位练兵、专题培训、技能竞赛等活动,强化预防工作骨干的选拔培养,以业务领军型人才和专门型人才为主体,建立健全检察机关预防部门人才库。深入开展规范司法行为专项整治,继续聚焦“四风”和司法不规范的突出问题,根除执法作风上的顽瘴痼疾。严肃处理执法不廉、违法办案人员,以铁的纪律维护预防队伍形象。
(本文刊发于《人民检察》杂志2016年第三期)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