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主管 检察日报社主办
 
首页>>法律答“疫”>>问题精选

网约车司机不戴口罩合理吗?

时间:2020-04-09 14:35:00  作者:  新闻来源:正义网

评论投稿 打印 转发 复制链接  |  |  字号

  辽宁省抚顺市人民检察院李吉鹏:首先,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九十四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二)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本案中,在疫情期间,出租车司机搭乘旅客时有佩戴口罩的义务,如果司机拒绝佩戴,就是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或者不恰当履行主要债务,您作为乘客有法定解除乘运合同,取消订单的权利。

  其次,最新滴滴还上线了《司机不戴口罩管控规则》,通过AI人脸识别、出车照片质检、乘客评价等检测方式,要求司机师傅严格按照规定正确佩戴口罩来服务,如未遵循该规则,将被暂停运营。公告称,自启动疫情防护应对以来,滴滴推出了“司乘必须戴口罩、司机上报体温、车内勤消毒和勤通风,以及免费安装车内防护膜”五项防护措施,并已在全国185城建立防疫服务站,为坚守在服务一线的司机师傅免费发放防护口罩和为司机提供车辆消毒服务。

  综上,如果司机拒绝佩戴口罩,您有取消订单的权利,同时,您可以通过如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一是拨打“12345”市政府服务热线,选择5号键“其他业务,交通投诉及其他业务”反映;二是拨打“12328”交通运输服务监督电话进行投诉;三是向当地交通运输管理部门投诉。主要负责对当地全市的公路运输、水路运输及其相关行业,实施行业管理,同时依法组织对运输行业各类违法违章行为进行查处,维护良好的运输市场秩序;四是出租车公司投诉。出租车司机如果违反相关条例,可以向出租车公司反映,公司会调取出租车监控进一步核实,情况舒适对对司机进行相应处罚,停顿整业甚至吊销其从业资格证。

    

  山西省大同市天镇县人民检察院专职委员李恒师:防控疫情,人人有责。虽然目前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有所好转,但仍不能放松,您严谨的防控意识值得肯定。

  对于您提问的滴滴司机搭载乘客时拒不佩戴口罩的行为,国家卫健委于2020年3月18日发布了《关于印发公众科学戴口罩指引的通知》,对不同场景下戴口罩提出科学建议,其中对处于公共交通工具的人员建议佩戴口罩。各地对此亦有不同规定。就上海市而言,上海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于2020年2月8日发布《关于严格执行公共场所体温检测和自觉佩戴口罩的通告》,在上海市启动重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一级响应期间,任何人进入本市公共场所,搭乘公共交通工具,都应当自觉佩戴口罩,配合接受体温检测。拒不配合的,工作人员应当拒绝其进入。对拒不执行本通告并扰乱公共场所秩序、危害公共安全或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的,依法予以处罚。在上海市调整为二级响应后,市政府通过新闻发布会,建议市民在进入人群密集场所或者相对密闭空间(如公共交通工具)时佩戴口罩。因此,建议您结合所在地区、事情发生的时间点综合判断司机拒不佩戴口罩的行为是否违反有关规定。

  另,根据央广网等官方媒体报道,滴滴公司于2020年1月24日上线《司机不戴口罩管控规则》,要求司机师傅在运营服务期间严格按照规定正确佩戴口罩,否则将可能面临暂停运营等处罚。因此,在与司机本人沟通无果的情况下,您也可以联系滴滴公司客服,反映上述问题,提出个人诉求,积极沟通协商,寻求恰当的解决方案。

[责任编辑:颜妤函]
电子报
北京正义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 © 2025 JCRB.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