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政题材电影《全民目击》的上映似乎有着某种未卜先知的市场触觉,不但迎合了大众的消费心理,而且还以一个颇具神秘感的名字牢牢吸引了观众的目光——全民到底目击了什么?又能真正目击到什么?

  魏干:真相“罗生门”  

  在媒体发达的今天,所有的事件似乎都被过度曝光。然而如果法律人完全被舆论所影响,被自己的惯常伦理道德所支配,那么,有些事情便会丧失真正的评价,有些真相将永远被埋没。而我们所谓的“公开”与“透明”,也会因一叶障目而始终无法见到“泰山”的真面貌。一如剧中富翁林泰所言,“什么是真相?所有人相信的,就是真相。”在一位非法律人看来,真相无所谓真,无所谓假,大众承认的,就是真相,众口铄金、积毁销骨。但是作为一个法律人,我们固然不能把“法律真相”等同于“自然真相”,但也绝不能因此而丧失追求“法律真相”与“自然事实”最大限度吻合的勇气与决心。【详细】

  劳月:一流悬疑二流表演三流主题

  全片围绕3次开庭,分别从检察官童涛、律师周莉、富商林泰、女儿林萌萌、司机孙伟等不同的视角,抽丝剥茧,层层展开情节。导演把法庭调查、论辩与闪回的案件场景结合起来,比较巧妙地进行推理,拨开悬念,引导观众从一个意外走向另一个意外,很能抓人眼球。国内的悬疑电影能够像《全民目击》那样拍得既扣人心弦,引人入胜,又合乎逻辑,生动自然的,确实不多。所以我要说,这是目前国内一流的悬疑电影。 【详细】

  水苦居:一个检察官眼中的《全民目击》

  《全民目击》给我留下印象深刻就是检察官在整个案件办理过程中对证据搜集调取的主动性,也就是自行补充侦查权的运用。虽然刑诉法规定了公诉部门在需要补充侦查的时候可以退回侦查机关补充侦查也可以自行补充侦查,但是在实践中大多数人会选择退回补充侦查,因为这样可以缓解办案压力,但是通过补充侦查提纲补充回来的证据不一定是承办检察官所想要的证据,也有侦查机关不配合的情形出现,这就要求检察官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主动性,运用好自行补充侦查。只有这样才能走出案卷办案件,才能脱离书面审查,深入案件实际,尽可能地还原案件客观真实,不至于被侦查机关牵着走。 【详细】

  吴琪:让“无力者”有力

  《全民目击》确实值得中国的全民目击,它的意义可以在“情——理——法”做上更进一步的引申。电影的主旨是张扬亲情,它的方式是让法律与亲情相悖,让法律向情感妥协,这是古代“情——理——法”冲突时,情凌驾于理法之上的传统观念。如果说情感是真善美的话,那么真善美必须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情是理法所要保障的,但对情的实现必须有合理的形式,那就是情必须是法律和天理之下的情。法律不是冷冰冰的,法律对情理的考虑是在法律之内,具体到林蒙蒙案件,法律的人情味完全可以表现为定罪之后的量刑。【详细】

  影片信息

  中文名:全民目击 

  导演:非行 

  主演:孙红雷,郭富城,余男,邓家佳 

  上映时间:2013年9月13日 

  剧情简介:富豪林泰(孙红雷饰)婚期将至,准新娘却惨死地下停车场,林泰的富二代女儿林萌萌成为最大嫌疑人,林泰不惜重金聘请国内顶级律师周莉(余男饰)为独女辩护,而公诉方却是互生罅隙多年的检察官童涛(郭富城饰)。随着法庭质证的深入,罪案真相却越来越扑朔迷离,所有人都深陷迷局,所有人都目击了整个罪案过程,但真相永远隐遁在迷雾之中。“人的一生,总有些东西比命还重要。”心灵的救赎,更发人深省。

《全民目击》精彩片花
   精品推荐 更多>>
《倾城》:法律与本能
不完美的人性辗转于法律与本能之间的抉择与挣扎,最终以良善和信任为选择结果。
《倾城》:法律与本能
莫让汉字成"熟悉陌生人"
两档汉字听写类节目的走红,让不少人惊呼已“不会写字”!
莫让汉字成
全民阅读需"文化合力"
推动全民阅读,还要看鼓励读什么书,应遵从多元化价值。
全民阅读需
文凭作坊咋屡禁不止
《百所中国虚假大学警示榜》公布揭开虚假大学的真实面纱。
文凭作坊咋屡禁不止
 编辑信息

 编辑:马志为 刘帆

 Tel:010-68630313-8112-8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