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者

时间: 2019-12-19 09:25:00 作者:郑海啸 新闻来源:正义网
分享到:

  核心提示:

  ·孤独者之所以孤独,是因为他的心里有独特的东西,这些东西与世俗有异,一时不易为大众所接受,所以,他的这种格格不入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无法改变的,甚至,为了维护他的独特性,他必须刻意与社会疏离,息交绝游

  ·我的意见是:孤独的创造实在太辛苦,如果面对这些迟来的荣誉确实很享受,那就笑而纳之吧!

  “孤独者”,有很多同题作文,我也想来一篇,以使其更加不孤独。

  据我狭窄的阅读范围,我觉得里尔克《布里格随笔》第53节对孤独者的刻画是比较全面的。

  里尔克先是描述了社会大众与孤独者之间的敌意:“他们只是仇恨他,在并未认出他的时候就仇恨他……孩子们也联合起来欺负他,因为他是个柔弱的小孩,并且年龄越大越与成人们格格不入……如果他因为不愿被他们搞得筋疲力尽而转身躲开,他们就大喊大叫,说他留下的东西丑陋不堪、令人生疑。如果他对这些叫喊充耳不闻,他们就喊得更起劲,还抢走他嘴里的食物,吸尽他肺里的空气,对他的贫穷吐唾沫,让他对自己的贫穷产生厌恶。他们诋毁他,使他像瘟疫病人一样声名狼藉,并且往他身上扔石头,叫他快点滚开。其实他们这种原始本能完全正确:他的确是他们的敌人。”

  这种敌意当然是存在的。“不遭人嫉是庸才”“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无论东西方大概都一样。只是这种敌意可能没有里尔克说得这么夸张。只要你不是迫害妄想,根本不必担心“赵家的狗何以看我两眼”。现在世界上的大多数国家已是法治,如果孩子们也联合起来欺负你,你可以去找他们的监护人,如果有人抢你的食物,伤害你,诋毁你,你也完全可以拿起法律武器,坚决捍卫自己的权利。比起这种敌意,让孤独者更难忍受的,可能是来自身边最亲近的人的不理解。比如,压垮德国诗人荷尔德林的最后一根稻草,是他妈妈“温柔的责备”。

  孤独者之所以孤独,是因为他的心里有独特的东西,这些东西与世俗有异,一时不易为大众所接受,所以,他的这种格格不入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无法改变的,甚至,为了维护他的独特性,他必须刻意与社会疏离,息交绝游。但讨厌的是,我们都是血肉之躯,都需要一日三餐,所以谋生之道非常重要。有些天才太无谋生之术,又没有一笔遗产,从而过早夭折,真是太可惜了。

  里尔克最后说到荣誉对孤独者的干扰:“但是如果他的眼睛不看他们,他们又会开始琢磨。他们隐约觉得,他们对他的这种所作所为正中他下怀,他们令他更加孤独,因而有助于他永远与世人格格不入。于是他们改变了策略,使出最后一招:送给他荣誉。荣誉的喧嚣一旦响起,几乎每个人都会抬头注目的,这样他就难免精神涣散了。”

  荣誉对孤独者的冲击真是很大。很多作家获得诺奖后就写不出好作品,芥川龙之介认为天才的悲剧就在于获得小巧玲珑的荣誉,叔本华晚年不再写作,以美滋滋地阅读报章上表扬他的文章为乐。我的意见是:孤独的创造实在太辛苦,如果面对这些迟来的荣誉确实很享受,那就笑而纳之吧!

专栏介绍
范建生
 湖北恩施市检察院检察官,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热爱文学和网评。
最新文章更多>>
· 孤独者
· 最痛的痛
· 优柔的执著
· 抓住那条鲶鱼
· 莫言的痛苦和张蔷的欢乐

  核心提示: 

  ·你坐在我身边玩手机,对于我而言,你还不如一个死人。

  ·我经常觉得,手机再这么玩下去,我们就会成为一种很低端的机器人,很便宜很便宜 

  每逢重大足球比赛,球迷的妻子会感到自己被冷落,甚至被视若无物,于是自嘲成了“足球寡妇”。但好在重大的足球比赛不是每天都有,所以“足球寡妇”的日子大概尚能将就。而手机,是真正的“全天候”,那么,“手机孤儿”就是无时无刻不孤独。 

  有一个5岁的小姑娘,在幼儿园没人接,因为爸爸在玩手游,妈妈在追剧。因为沉迷手游和追剧,而忘了去幼儿园接孩子,这样的父母在媒体的曝光之下,大概会自觉有点“理亏”,但有些父母则会理直气壮,因为他们忽略孩子的理由是:我正在网上给宝宝买玩具呢,或,我正在看育儿公号! 

  解决“手机孤儿”的办法很简单且一劳永逸:给孩子一个手机。 

  你坐在我身边玩手机,对于我而言,你还不如一个死人。面对死人,我可以选择报警,或是离开。而面对你,为了礼貌起见,我只能坐着,也掏出手机,于是就有了两个死人。你不觉得,不止是孩子,很多很多的成人,也都成了“手机孤儿”吗?我经常觉得,手机再这么玩下去,我们就会成为一种很低端的机器人,很便宜很便宜。庄子说,“其嗜欲深者,其天机浅。”嗜欲深到一定程度,就没有天机了,也就是人将丧失最宝贵的灵性。有人将玩手机和吸食鸦片作比,确实很相似。晚清那些可怜的人力车夫,拉车拉到体力不支时,就赶紧吃个大烟泡。我们工作累了,也赶紧玩玩手机“充电”。鸦片鬼起床前要吸足鸦片,我们起床前也要打开手机过足瘾。 

  据说,全球人都在想办法应对手机带来的危害。为了让顾客找回用餐的初衷,专注享受美食,不少意大利餐厅规定顾客进餐馆时,必须把手机放在门外的更衣柜内;很多法国人则将智能手机换成只能发短信、打电话的老式手机,关掉无休止的消息提醒。 

  又据说,在世界范围内,巴西人每天花在手机上的时间最多,平均每天近5小时;而中国人每天只花3小时,远远落后于巴西,只位居全球第二。所以,不着急,我危言耸听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