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4月14日上午9点,河南省焦作市马村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苗东升做客正义网直播间,结合自身特点,就如何践行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与广大网友在线交流。[图文直播
   
  以"忠诚、为民、公正、廉洁"为基本内容的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是政法干警的精神之魂、立身之本、执业之基、发展之源。
  抓制度保障
  任何观念和思想,如果没有有效、有力的制度来规范和保障都落实不到行动中。近年来,我们制定完善了目标管理、文明接待、考勤、车辆、财务等20余项制度,严格贯彻执行高检院执法办案规范,推进机关"精细化"管理,用制度来管人、管事,让干警执法办案有章可循,逼着干警"公正廉洁"执法。
  抓平时养成
  核心价值观不是短时间或者通过一项活动就能形成,而是在长时间的的工作实践中累积、沉淀而形成。我们在平时的工作和办案中,注重融入这方面的教育,通过一个又一个的载体活动,通过开展演讲赛、征文、大走访,加强干警的理想信念、职业操守教育。
    抓细微落实
    
细化文明标准,对文明办公、文明办案、文明礼仪等提出明确要求,对干警打接电话、着装穿戴、接待宴请、说话谈吐等日常人际交往的细节方面都作出的仔细规定。制作宣传版面上架、法言警句上墙、警示牌上桌,让干警从进院起就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检察人,从细微之处培养干警核心价值观的养成。
    抓典型引导
    
经常性地开展"学先进争先进"活动,组织干警认真学习上级检察机关推出的蒋汉生、陈海宏、马俊欣等模范典型,开展"学习身边人"活动,注意发掘身边人身边事,树立身边典型,激励干警争先创优,用先进典型的先进精神引导广大干警自觉主动践行核心价值观。
3月21日上午,河南省政法委召开“全省政法系统深入开展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电视电话会议”。
马俊欣,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人民检察院检察员。面对命运顽强不屈,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被媒体誉为中国的"保尔"。
  新刑诉法修改的辩护制度、证据制度、强制措施制度、侦查措施和审判程序等,都对检察机关执法办案做出了新的规定,对检察机关的司法活动提出了更多、更高、更严的要求。
  要及时转变司法理念,实现由单纯的执法者向法律和人权的维护者的转变
  以前,我们在司法活动中过多的强调执法者的角色定位,偏重于打击犯罪,对执法者的权力限制的少,新刑诉法把"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总则,并在分则条文中作出具体规定,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转变原有的司法理念,不要总以高高在上的执法者自居,而应牢固树立"理性、平和、文明、规范"的司法理念,在司法活动中努力做到既注重护被害人的权利,也注重保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合法权利;既注重打击和惩罚犯罪,也注重尊重和保障人权。
  要及时调整办案模式,检察人员司法活动要做到程序规范合法
  新刑诉法在非法证据排除、强制证人出庭、证人保护、指定居所的监视居住等方面做出了新的规定,这些制度、程序的改变和增加,让检察机关原有的依赖口供甚至刑讯逼供的办案模式失去了存在空间,检察机关必须调整原有的办案模式,更加文明、规范办案才符合新刑诉法的规定。在办案中,无论是反贪侦查人员、还是公诉人员,都要树立证据意识和程序意识,要以合法正当的程序来搜集和获取证据,以确凿充分的证据让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认罪伏法,以严格规范的程序保障实体正义的正当性。
    要提前开展新刑诉法施行的准备衔接工作
    
相关数据表明,全国检察机关88%的检察院在基层,近80%的人员在基层,80%多的案件办理在基层。因此,基层检察院贯彻落实得如何是新刑诉法能否真正得以贯彻落实的关键。在我国,一部新法的有效施行,必须有与之配套的司法解释。新刑诉法也概莫能外。在新刑诉法施行前的这一阶段,我们基层院要提前做准备和试运行,针对新刑诉法中与检察机关有关的规定,制定出台具体办法和相关措施,大胆探索尝试,对发现的问题、存在的困难以及不足,及时提出意见建议,为高检院出台司法解释提供实践参考和依据,确保新刑诉法在检察机关的司法活动中能得到真正贯彻执行。
2012年全国两会表决通过了新刑事诉讼法,此法在证据制度、强制措施、辩护制度、侦查措施等诸多方面,体现了“尊重和保护人权”的宪法原则。
最高人民检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人民检察杂志社举办"贯彻实施修改后刑事诉讼法座谈会",与会专家就检察机关如何贯彻落实新刑诉法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满足人民的司法需求作为根本的出发点,依法妥善解决群众合理诉求、处理涉法涉诉信访,不断提升便民利民服务水平。
  做好涉检信访工作,落实为民服务措施
  不断完善信访接待制度,坚持好检察长接待日、点名接访制度,认真对待和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及时调处纠纷、化解矛盾。认真落实领导包案、重大疑难信访案件公开审查、信访风险评估等制度,组织开展"涉检信访积案化解年"和"无涉检进京上访年"专项活动,有效化解了信访积案,实现了信访工作的良性开展。建立联系和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全面推进便民服务和信访接待大厅建设,建立和完善视频接访系统、案件信息公开查询系统,方便群众诉讼,保障案件当事人和群众的知情权、监督权。
  主动参与综合治理,推动社会管理创新
  延伸法律监督触角,沉到基层,倾听群众呼声,掌握民情民意。组织开展"法制宣传日"、"检察干警进万村"、"大走访"等活动,及时排查化解矛盾纠纷,为群众排忧解难。探索开展社区矫正监督工作,加强对社区矫正各环节的监督。针对执法办案过程中发现的社会管理漏洞,及时向有关部门提出检察建议,促进社会防控体系建设。切实做好未成年人司法救助和教育挽救工作,深入辖区学校开展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警示教育,通过举办专题讲座、观摩庭审等活动,增强广大中、小学生的法制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努力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
河南省183个检察机关同时开展了“检察开放日”活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群众代表走进省、市、县三级检察院参观座谈,在互动中不断提升检察工作公信力。
 

    苗东升:作为执法者,尤其是在处理案件的过程中,能深切地体会正义的分量。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没有百分之百正确,但是有百分之一的错误放到一个人身上,这个人就是百分之百的冤枉”。

  往期回顾
朱云斌谈虚拟社会管理
潘柳荫谈模范检察院新建设
朱文瑞谈"三项重点工作"
童加舟谈"执法为民"
查政权谈"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李希谈"社会管理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