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值"国际禁毒日"之际,正义网记者走进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检察院,就毒品犯罪相关内容采访了马若怡处长,了解了丰台区人民检察院在打击毒品犯罪领域的相关经验,共同阐述一个"全民无毒"的和谐社会理念。[详细]

访谈信息
时间:2012年6月26日上午10点 地点:正义网访谈室
全媒体中心出品  主持人:吴平
嘉宾介绍
 

 马若怡,北京市丰台区检察院公诉一处处长,北京市“三八”红旗奖章获得者。

·涉案群体日益复杂化
近五年来,丰台检察院刑检部门每年收到的毒品案件每年大约在100件左右,基本每年都略有增长。从这几年的毒品涉毒案的特点来看,涉毒群体越来越年轻化,以前涉毒毕竟是从外面带过来的,慢慢渗入到本地。
·涉毒案件犯罪隐蔽性增强
特别是近5年来,毒驾案件凸显,我们感觉到各种毒品案件的案件涉及面越来越广。以前的涉毒案件都是非法持有毒品和贩卖毒品这些案件为主,很少遇见引诱他人吸毒的,因此这些案件有时候不太容易被发现,隐蔽性比较强。
·国家对涉毒案件保持高压态势
国家在涉毒案件方面加大了侦查力度,在针对一些特定人群进行实时监控。特别是以前吸过毒或者进过禁毒所的这些人,国家及时以帮教为主,也进行了一部分的控制。我感觉,打击毒品犯罪的力度越来越大
·禁毒宣传进社区、贴近青年
我们在禁毒方面下了很大的力度,首先从青少年抓起。每年都要分上半年和下半年向一些学校,或者是社区,对一些青少年违法犯罪预防方面也对他们普及毒品知识,也提示青少年防范毒品的侵害。
·毒驾隐蔽性强
大家也在积极寻找一些方法,比如说通过唾液检查他是否有过吸毒史,或者有没有吸毒的经历,或者有没有当时吸毒的过程,这是否是以后能够作为毒驾入刑的判断方式?我认为这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毒驾入刑势在必行
我们刑法上规定,醉酒的人犯罪也是要负刑事责任的。但是我感觉到吸过毒的人犯罪,尤其是在神志不清犯罪产生的后果要比醉酒的人危害要更大。作为一位执法者来讲,我感觉要是有法可依。
  打击毒品犯罪,不仅被赋予了民族期盼,在当下,更是赋予了社会主义新风尚的寄望。如何预防毒品犯罪,建立起全民抗击毒品犯罪的坚固防线,这种社会担当不仅是社会公众的自觉担当,更是共和国检察官的职责所在,在同马若怡检察官的交流中,我们不仅体会到了国法的尊严,更是感受了人情的温暖,值“国际禁毒日”之机,我们真诚的呼吁,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结语
 往期回顾更多>>

"三步工作法"开创检察工作新局面

"侦防一体化"服务国企发展

"红"检文化提升队伍综合素质
 相关资料更多>>
·检察官解析京城毒品犯罪新动向:大宗毒品犯罪...
·最高法:毒品犯罪仍呈高发态势 去年同比增长1...
·检察官:"家族式"贩毒成毒品犯罪新趋向
·法官详解新型毒品犯罪特点:"以贩养吸"逾9成
·毒品犯罪呈低龄化 检察官解析毒品认识十误区
·毒品犯罪呈上升趋势 青少年成为合成毒品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