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11月5日,来自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人民检察院的“最美青年检察官”益西平措做客正义网,与网友分享藏区的人生经历和检察故事。 [图文直播]
   
    作为阿里本地人,我自己愿意下村,愿意跟老百姓打交道,下乡之后自己最大的感受就是,我会有一种被他们认可的满足感。

  来自"天边"的检察官讲述故乡阿里

   阿里是西藏自治区下辖的6个地区之一,位于西藏北边,是与新疆接壤的。冬天很漫长,风非常大,下的雪也很大,而夏天很短暂,像中国大部分的那种盛夏是根本不存在的,我们那里的夏天,更应该说是春天的感觉,草坝子上很美。阿里是牧区,牧民们都养牛羊,规模都比较壮观,还有的人会养藏獒、雪山狮子犬等大型犬类。
  我工作的检察院位于阿里地区的首府——狮泉河镇,这是阿里地区的行政中心。前面提到的检察官骑马办案,这是在我进入检察机关之的事,后来,阿里地区的交通改善了,国家对边区检察院给予巨大的物质支持,条件就相对好一些,我们下乡走访、办案都从骑马变成了开车。

  藏语解密"益西平措":学识丰富有修养的人

  “益西”是一个佛教里面的词语,可以理解为有文化知识和修养,“平措”就是丰富,就是多的意思。这个名字是我父亲给取的,他希望我能学更多的文化知识,成为一个有修养的人。我在阿里地区上的小学,92年小学毕业去了山西太原上了六年中学,然后考到了湖南岳阳师范学校,在那里上了三年学,99年毕业就参加工作,第一份职业是在阿里当教师。
  后来因为我自己对法律有一种信仰,对法律工作者也比较钦佩,然后就争取想进入阿里地区检察院,再加上当时检察院也缺人,所以2001年就把我招进去了。一直干检察工作干到现在。

  解读"最美":朴实为人 认真做事

   我觉得“最美”,就应该是朴朴实实做儿女,认认真真做工作,一如既往全心全意地为百姓服务,我就是这样理解的。而自己觉得“最美”时刻,是在办案之外,在下乡驻村的时候,跟老百姓同吃同住,一起劳作的时候,在自己融入他们的生活,给他们尽可能的帮助,给他们带去实实在在的好处,被他们认可的时候。

“最美青年检察官”——西藏阿里地区人民检察院公诉处处长益西平措做客正义网,与网友分享他的检察故事。
成绩也好,荣誉也好,这都是领导和百姓对我之前工作的一种评价。但是,我觉得对于荣誉要看得淡一点,对于责任却要看得重一点。
    检察官其实是一个平凡的职业,干的也是平凡的工作,这份职业并不像电视里所展现的那么光鲜,总是与大贪腐分子斗智斗勇,更多时候,检察官是在与百姓打交道。

  "检察官"是平凡的人 做的是平凡的事

   刚开始的时候,我个人对检察官的印象是,他们是抓坏人的,把腐败份子送到法庭上,关到监狱里等等。但后来自己从事这份工作以后,发现检察官不仅仅要抓坏人,要抓贪污腐败者,更重要的还是服务于老百姓,更应该服务于法律需要帮助的人,包括我们阿里地区的农牧民等等。
  比如我们当地的农牧民对政策和法律不怎么理解,他们也不喜欢不愿意去了解这些东西,也就是说他们仅限于他们自己的生活,比如放牧啊、制造农畜产品等等,他们觉得学习法律、了解法律跟自己的生活没有多大关系。但是往往一旦触犯到了法律他们才醒悟,原来自己离法律是这么近的,自己生活中也必须要用到法律,这时候他才来找我们。所以我们下去驻村虽然是为老百姓服务,但是我们还是要对他们进行一些普法宣传和教育。

  被老百姓相信认可的时候最开心

   在我们下乡驻村之前,已经有很多单位的工作组下去过,但是他们每一次去都不像我们这次力度这样大,他们可能都是住了两三天就回城了,或者老百姓提出一些需求和要求之后,他们听取后去汇报,到最后并没有给老百姓带来多大的实惠,所以老百姓对派驻下去的工作组都不愿意搭理,觉得他们反正就来乡里走走、转转,然后完事。
  但是我们一组四个人下去以后是带着任务的,我们必须要做实事。刚开始老百姓根本就不跟我们来往,我们下去问他们事情,他们也是敷衍了事。后来我们给他们修路、打水井,还有那边没有手机信号,跟移动公司协调以后也给建了基站,办了很多实事之后,他们才愿意跟我们接触,他们有一些想法会主动跟我们沟通。我觉得这是我在驻村中最难忘的事情。

  检察工作能带给自己快乐和满足

  我自己在从事检察工作以后遇到这样一个案子,当时公安移送起诉书意见是故意伤害罪。案情是两个学生在食堂吃饭时因为琐事发生冲突,然后相互争执。那天刚好有一名学生身上带着一把匕首,藏族男子都有自己的藏刀,平时他们都是把藏刀放在宿舍里,但是那天刚好有教育局的领导来视察,老师就不允许宿舍中出现匕首。两个学生发生争执之后,一个就把另一个捅了一刀,被捅的学生因失血过多就死亡了。
    公安的起诉意见书上写的是被告人已满18岁,但是我们多了一个心眼,他们毕竟都是一个学生,再加上西藏有一个普遍的现象,就是很多父母往往喜欢按照藏历算孩子的出生时间,然后我们多次向他的父母亲和亲戚询问了一下他的具体出生年月,也只得到藏历的时间,后来我们找到专门测算藏历的部门,请他们将那个孩子的藏历生日转换为公历,结果按照公历算的话他就是未满18周岁。后来每次想到这件事情的时候就觉得心里很暖。

“不伤法意,不绝人情,这才是执法的最高境界呀。”益西平措十分认同这句话。
“我要把这些优秀的知识、经验带到我们院去,然后分享给院里的每一位干警和我们处里的每一位干警,我希望跟我们公诉处的同事们一起进步。
益西平措与主持人合影。在访谈中,主持人说他的外貌轮廓很像影星陆毅,他听之后总是很腼腆地笑笑。
    我是土生土长的阿里人,如果我不坚守和不做这件事情,那么去要求别人和其他人就更没有理由了。

  像守护生命一样守护案件质量

   我觉得办案必须要保证案件的质量,因为接一件案子,这个案件会有很多人关注,最关注的可能是自己处里的或者院里的同志,其次是社会上的群众,都在关注这些检察官和办案人员办案子是否会公正。其次,一个案件的公正是跟检察官的形象和检察工作人员的形象联系在一起的,如果不保证案件的质量,就保证不了检察官在老百姓心目当中的公正和正义的形象。所以我认为对保证案件的质量,就像守护自己的生命一样那么重要。

  人才培养模式:多岗锻炼+藏语培训

  我们倒是没有具体的人才培养计划,但是有一点我不得不说:实践出真知。因为我们那边属于边远地区,干警人数相对内地比较少,不像内地检察机关职责分明,或者工作分得很具体。比如说你本来是分到公诉的,但是其他科室有任务的话还得去帮忙。所以在这种工作环境下,促使了我对检察这份工作从整体上理解的更深一些,接 受的更快一点。
    另外西藏的检察工作一定要是双语,我进入检察院工作以后,发现80%的工作都是要会藏语的。我们院里新进的两位检察官都以高分通过了司法考试,但是语言上的障碍使得他们在开展检察业务上也有不少的困难。

  藏区检察干警的艰辛和信仰

  除了地域的条件差异之外,有时还得忍受世人的不解,与亲人分离的痛苦吧。就我们阿里分院来讲,我们这个集体的干警基本上是来自全国18个省,藏族就不用说了,还有汉族、满族、土家族等等,少数民族比较多。在我们队伍当中有在阿里工作30多年的老干警,还有一些怀着检察梦想的新干警,很对内地同志到那么远和艰苦的地方工作,首先是家人和朋友会不理解,另外再加上有家庭以后,不可能经常来回跑,经常两地分居后甚至离异的也有。
    按我个人来讲,我更应该要坚守这个岗位,更应该坚守这份事业。因为我是土生土长的阿里人,如果我不坚守和不做这件事情,那么去要求别人和其他人就更没有理由了。

1960年出生的田红旗,凭着一种无与伦比的坚韧和执着,在“生命的禁区”坚守了34年,是目前阿里地区汉族干部中工作时间最长的人。
2009年7月,25岁的吴贺斌怀揣着无限的梦想,踏上遥遥天路,来到他神往已久被称为“世界屋脊的屋脊”、千山之巅、万水之源的西藏阿里,被分配在西藏自治区检察院阿里地区分院公诉处工作。
   

    益西平措:作为一位检察官,我个人认为每当接到案子以后,不要冤枉一个好人,但是坚决不能放过一个犯罪嫌疑人。把自己接手的案子办成铁案,要经得住历史的考验,这就是我理解的“正义”。

  往期回顾
霍永库谈助推"六个宝鸡"发展
罗绍华谈服务大局护航柳州
黄永茂谈发挥职能服务瓷都
杨光杰:服务"中国金州"发展
严志勇谈服务过期改革发展
陈思群谈青年干警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