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形象危机九成属"自致" "商业贿赂"现象突出
  “2012年上市公司暴露出来的形象危机问题,数量上陡然增多、性质上更加恶劣,形势呈恶化趋势。”1月17日,中国人民大学危机管理研究中心向本报独家披露《上市公司形象危机2012年报告》。报告研究认为,近九成的企业形象危机属于“自致型”。
·《上市公司形象危机2012年报告》发布 形势呈恶化趋势
·报告称上市公司形象危机近九成属于“自致型”
·报告称跑路、学历造假等"老总形象"易动摇企业形象根基
·"塑化剂风波"等入选2012上市公司十大形象危机事件
 上市公司形象危机
  上市公司形象危机是指上市公司由于各种因素引发的负面形象和社会恶劣影响。中国人民大学危机管理研究中心唐钧主任,在社科院蓝皮书《形象危机应对研究报告2012(企业篇)》(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的基础上,通过对2012年度上市公司形象危机典型案例库的研究形成该报告。
上市公司十大形象危机详解
老总的形象危机
老总是企业最重要的形象代言人,其言行举止代表企业整体形象。
高管的形象危机
高管行为是企业的"风向标",其举动可以映射企业的运营状况。
员工的形象危机
普通员工是企业的小份子,但却是形象危机不容忽视的大风险。
产品质量的形象危机
产品质量问题直接关系消费者健康,受到社会普遍关注。
品牌形象危机
在品牌管理过程中,因过度追求品牌知名度和忽视品牌美誉度。
恶性竞争导致的形象危机
恶性竞争会直接伤害上市公司的守法形象,并加剧"奸商"恶名。
法律纠纷导致的形象危机
法律纠纷频发和恶化,违背了传统上"以和为贵"的经营理念。
员工关系导致的形象危机
员工关系是上市公司基于内部管理制度而形成的基本关系。
理财形象危机
上市公司在理财方面的问题直接暴露出企业内部管理的混乱。
社会责任形象危机
企业的社会责任,是上市公司必须要向全社会交代的"良心试卷"。
上市公司形象危机应对建议
1. 恪守法律法规,承诺诚信经营  2. 严把产品质量,捍卫形象生命  3. 定期开展体检,提前预防预警  4. 统筹多元关系,创新信任管理  5. 科学应对危机,善于转危为安  6. 秉承社会责任,优化群众基础
2012上市公司十大形象危机事件   更多>>
远望谷:信任危机远望谷:信任危机
  徐董事长涉嫌行贿铁道部门,被采取强制措施。 铁路系统反腐工作首次步入关联企业层面。
建银国际:经济损失 信任危机建银国际:经济损失 信任危机
  高管张传斌建“老鼠仓”非法获利2000万。建行方面另有十几名相关人士已经被请去协助调查。
招行、工行:经济损失 社会恐慌 信任危机招行、工行:经济损失 社会恐慌 信任危机
  员工通过中介向外兜售客户个人信息将近3000份,造成损失达3000多万元。
酒鬼酒:经济损失 社会恐慌 信任危机酒鬼酒:经济损失 社会恐慌 信任危机
  塑化剂危机,股价连续跌停,市值蒸发近百亿,白酒行业整体遭罪,酒业标准受质疑,祸及基金。
广药、加多宝:经济损失 信任危机广药、加多宝:经济损失 信任危机
  “王老吉”商标案号称中国商标第一案,广药收回王老吉商标,加多宝面临上亿索赔,两家屡被曝纷争丑闻。
京东、国美、苏宁:经济损失 信任危机京东、国美、苏宁:经济损失 信任危机
  掀起整个电商行业的价格混战,被消费者指责为炒作,被商务部认定价格欺诈。
苹果、唯冠:信任危机苹果、唯冠:信任危机
  信任危机iPad商标侵权案,苹果面临天价“工商罚单”和多地区“诉讼围剿”。
摩托罗拉移动:社会恐慌 信任危机摩托罗拉移动:社会恐慌 信任危机
  “闪电”裁员引不满,被裁员工拒绝在协议上签字,多地拉起横幅抗议。
万福生科:经济损失 社会恐慌 信任危机万福生科:经济损失 社会恐慌 信任危机
  半年报造假,虚增营业收入、虚增利润,成为创业板首家造假的上市公司。
中煤:信任危机中煤:信任危机
  毁林六千亩仅罚500万,当地公安称管不了央企,被指责毁坏榆林几代人的固沙防护成果。
策划:闫慧萍 编辑:杨晓 制图:谢天维 美编:唐蕾、赵靖 2013年1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