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竞业限制
竞业限制是用人单位对负有保守用人单位商业秘密的劳动者,在劳动合同、知识产权权利归属协议或技术保密协议中约定的竞业限制条款,即:劳动者在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后的一定期限内不得在生产同类产品、经营同类业务或有其他竞争关系的用人单位任职,也不得自己生产与原单位有竞争关系的同类产品或经营同类业务。限制时间由当事人事先约定,但不得超过二年。
竞业限制义务起源于公司法中的董事、经理竞业禁止制度,其目的是为了防止董事、经理等高层管理人员利用特殊地位损害公司的利益。
跳槽风险有多大?近日,搜狐视频版权影视中心总经理马可离职。马可在与搜狐签订《不竞争协议》的情况下,未经搜狐事先书面同意,仍与优酷签署劳动合同。因涉嫌违反“竞业限制义务”,马可已被搜狐提起仲裁申请,索赔金额近5000万元。这也是近年互联网行业因违反竞业限制义务索赔金额最高的案例。由此可见跳槽千万别不拿竞业限制当回事,本期法律百科,就和小编一起聊聊“竞业限制”吧。
竞业限制是用人单位对负有保守用人单位商业秘密的劳动者,在劳动合同、知识产权权利归属协议或技术保密协议中约定的竞业限制条款,即:劳动者在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后的一定期限内不得在生产同类产品、经营同类业务或有其他竞争关系的用人单位任职,也不得自己生产与原单位有竞争关系的同类产品或经营同类业务。限制时间由当事人事先约定,但不得超过二年。
竞业限制义务起源于公司法中的董事、经理竞业禁止制度,其目的是为了防止董事、经理等高层管理人员利用特殊地位损害公司的利益。
补偿标准:关于竞业限制义务补偿标准,国家没有统一的规定,各地企业可以按照地方性法规的规定结合本企业所处行业的情况来约定竞业限制义务补偿的标准。
补偿方式:竞业限制义务补偿的方式法律法规也没有明确的规定。实践中一般采取一次性付款、分期付款或其他约定方式。
识别陷阱:有的用人单位连一般员工都要求签保密协议,并在竞业限制协议中藏陷阱。
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义务:
劳动者违反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义务或者竞业限制,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劳动者应当赔偿的用人单位的损失一般包括:用人单位招收录用其所支付的费用;用人单位为其支付的培训费用,双方另有约定的按约定办理;对生产、经营和工作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劳动合同约定的其他赔偿费用。
用人单位违反竞业限制义务:
用人单位的违约责任是指用人单位违反竞业限制协议约定,不履行支付经济补偿金义务时承担的民事法律责任。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劳动者可以选择要求继续履行或解除竞业限制协议。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