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义网
  近日,北京的李女士为了方便母亲给自己带孩子,便在母亲所在的小区购买了一套房屋,正在李女士准备装修新房子的时候,她得知刚购买的房屋发生过跳楼的非正常死亡事件,李女士于是将房主起诉到密云法院,要求撤销购房合同,并返还购房款及税费等共计170余万元。买到"凶宅",是生活中绝大部分人所不想遇到事情。但小编查阅相关资料,却发现法律中并无"凶宅"一说。那么,如果不小心买到"凶宅",将如何通过法律来维权呢?

哪些情形会被法院认定为是“凶宅”?

  所谓“凶宅”,根据人们的一般认识,是指发生过凶杀或自杀等非正常死亡的房屋,人们通常认为居住这样的房屋不吉利。法律上并无“凶宅”一说,但在司法实践中,一般将人们对于“凶宅”的忌讳认定为一种民间习俗。虽然“凶宅”与房屋质量无关,但从我国善良风俗出发,卖方应将房屋事实告知买方。如果不告知,属于违反公序良俗和公平原则,误买“凶宅”的人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进行维权。 

  1.房屋内曾发生过凶杀、自杀等非正常死亡情形,直接导致屋主精神受到损害的。

  2.房屋内曾发生过凶杀、自杀等非正常死亡情形,直接导致房屋实际价值贬值的。

  注:曾发生过自然死亡的房屋不会被认定为“凶宅”

  因为在房屋内的生老病死属于正常现象,在司法实践中,如果没有足够证据证明房屋内发生过非正常死亡情形,且直接造成屋主直接精神或经济损失,房屋是不会被认定为“凶宅”的。

买到“凶宅”如何进行诉讼维权?

  起诉卖方隐瞒事实构成欺诈,申请变更或撤销购房合同,要求返还购房款。

  根据《民法通则》第四条规定: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对“凶宅”感到恐惧和忌讳是人们的风俗习惯,卖房者故意隐瞒“凶宅”事实违反了诚实信用原则,构成欺诈,依据《合同法》第五十四条的规定,所签订的合同是可变更或撤销的合同。且根据《合同法》第五十八条规定:合同无效或者被撤销后,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到的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

小贴士:如何避免买到“凶宅”

往期回顾

北京正义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 © 2025 JCRB.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