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义网

  高温天气,游泳降温盛行。

  为切实减少溺水事故的发生,要做到"五不":

  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

  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不熟悉水性的学生不擅自下水施救;

  不到危险水域游玩;

  极端恶劣天气不外出。

  过马路走斑马线、天桥或地下通道,不闯红灯,不翻越隔离栏。注意要走人行道,靠右行;

  未满12周岁不骑自行车,未满16周岁不骑电动自行车;

  不在马路上、停放车辆周围玩耍,行走或骑车时不看手机、不听音乐,不在机动车道骑车;

  不坐无客运资质的车辆(如农用车、三轮车等),不坐超速、超载、酒驾、毒驾、疲劳驾的车辆,发现立即报警。

  关注疫情防控和疾病预防知识,自觉遵守属地疫情防控要求,预防传染病及暑期中暑、中毒,做好个人防护,维护公共卫生安全;

  讲究个人清洁,勤洗手、勤洗澡、勤剪指甲、勤换衣,不共用毛巾、杯子等卫生洁具,不随意用手揉眼睛;

  保持室内清洁、干燥,定期通风换气,不随意把室外不清洁、未消毒的物品带入室内,垃圾分类投放。

  孩子应在家长的指导下安全使用家用电器;

  家长不在家时,不使用煤气、液化气灶具等;

  不要乱动、乱接电线、灯头、插座等;

  不在阳台、窗户边上堆放杂物或摆放椅子等,以免孩子攀爬,发生坠落事故;

  不要在标有“高压危险”的地方玩耍。

  家长要引导孩子正确上网,远离不良信息、游戏等;

  严禁未成年人进入网吧上网;

  教育孩子不要轻信网友,不要独自外出会见网友,谨防上当受骗或被侵害;

  若孩子上网成瘾,要科学疏导,不能只是打骂。

  夏季是各种传染病易发的季节,需做好各种传染病的防控,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严防"病从口入";

  注意饮食卫生,不吃腐烂变质的瓜果等食物,防止食物中毒;

  合理补充营养,防止暴饮暴食,少吃零食、冷饮。

  多关注天气,合理安排出行,亲子游强度要适宜;

  带孩子外出旅行时,做好常态化防疫工作,尽量别去人员密集的景点,同时,要看好孩子,以防孩子走失或被拐;

  不玩危险项目,不在设有危险标志处停留,不在禁拍处拍照、摄影,不去尚未开发的景点;

  教育孩子安全乘坐电梯,谨防电梯"咬人"。

  暑假是家长与孩子沟通的最佳时期,要多和孩子沟通、交流,了解孩子的心理状况;

  发现孩子有失眠、焦虑等情况时,要及时教其排解疏散;

  遇到问题时,要培养孩子自己解决的能力,同时教会孩子向他人寻求帮助;

  教孩子学会时间管理和情绪管理,在暑假合理安排作息,劳逸结合,开心过好每一天。

更多
更多

完成暑假作业 坚持学习

  暑假作业是同学们这个假期必须要完成的任务,一定要按照老师的要求,每天安排一定的作业量,认真完成好暑假作业。

  想要假期玩好又有效完成作业,可以把假期时间和作业量统计出来,留出十天机动时间,把作业平均分开。

保持良好作息 早睡早起 不熬夜

  夏天气温高,一天里只有早上比较凉爽,同学们不要认为反正是过假期,就打破平时的作息习惯,拼命睡懒觉,这样是最不好的一个习惯。

  首先,睡懒觉容易消磨人的斗志,让人缺乏精神,思想颓废,久而久之就会失去学习的精神和斗志。其次,睡懒觉作息不规律容易导致发胖,过个暑假胖几斤,我想这是谁都不愿意发生的。

坚持锻炼身体

  从小培养锻炼身体的习惯,不仅可以提高同学们的免疫力,还能改善耐力和精神状态。

  暑假期间,每天至少应安排1小时的锻炼时间,建议和小伙伴一起进行,在锻炼之余,还可以增强和同龄人之间的交流。

坚持阅读

  阅读不仅有助于增长知识,开发智力,还能陶冶情操,转移电视、游戏的诱惑。

  暑假正是让同学们培养阅读兴趣,积累阅读量的大好时机。建议结合兴趣或老师推荐的书单,选择一本或几本好书,每天在安静的环境中,认真进行至少1小时的有效阅读。

发展个人兴趣

  暑假是同学们发展个人兴趣的黄金时期,每天应留出一部分时间,做自己感兴趣且有意义的事情,例如音乐、美术、舞蹈、书法等。

  家长也可以给孩子适当报一些暑期兴趣班,培养孩子的兴趣,发展一技之长。

做家务

  暑假期间,同学们需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适时锻炼独立生活能力,增强责任心。

  亲身参与到做家务中,才能感受到家长做家务的不易,唯有懂得不易,才能更好的去尊重别人。

去旅游

  俗话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同学们实实在在的去各地看地理风貌、感受风土人情,这是比读书来的真实的多。

  出行不能盲目,暑假的旅游攻略,一定要早早做好。当然还要注意疫情防控,出门要戴口罩,不去疫情中高风险地区。

策划:马志为  编辑:杨晓  美编:张天琪  时间:2021年7月20日 

北京正义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 © 2025 JCRB.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