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主管 检察日报社主办
 
首页>>旧专题频道>>社会专题>>新医改方案公开征求意见>>医改·解读篇

解读九:公立医院拟收“处方费”

时间:2008-10-15 14:20:00  作者:  新闻来源:新京报

评论投稿 打印 转发 复制链接  |  |  字号

  药品加成政策将改革或取消,医疗机构将实施属地管理

  医改要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其中公立医院改革是关键之一。马健 摄

  ■ 方案摘录

  药品购销拟实行差别加价

  积极引导社会资金以多种方式参与包括国有企业所办医院在内的部分公立医院改制重组。有条件的大医院按照区域卫生规划要求,可以通过托管、重组等方式促进医疗资源合理流动。

  公立医院要建立和完善医院法人治理结构。实行医药收支分开管理,通过实行药品购销差别加价、设立药事服务费(如处方费等)等多种方式逐步改革或取消药品加成政策。

  要从有利于强化公立医院公益性和政府有效监管出发,积极探索政事分开、管办分开的多种实现形式。

  要实施属地化和全行业管理,所有医疗卫生机构,不论所有制、投资主体、隶属关系和经营性质,均由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准入、统一监管。

  ■ 专家解读

  公立医院改革是最迫切难题

  ●李玲(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

  公立医院改革,是当前医改中最迫切,也是最难解的问题。

  政府加大投入只是一个方面,公立医院改革的重点,首先是制定区域卫生规划,按照区域的人口、经济水平和医疗需求,厘清合理的公立医疗机构的数量、规模,以及服务范围,由政府和区域卫生行政部门,引导医疗资源合理配比和流动。

  同时,公立医院自身的管理和运行机制改革,是重中之重,这其中包括:医院人事制度改革,医疗服务收费改革,诊疗行为的规范,药品加价的改革等,这次医改方案中都有详细的提及。

  ■ 方案摘录

  城乡基本卫生服务将均等化

  要推进城乡居民逐步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明确国家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逐步增加服务内容,细化服务和考核标准。

  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明确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职能、目标和任务,优化人员和设备配置,探索整合公共卫生服务资源的有效形式。完善重大疾病防控体系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加强对严重威胁人民健康的传染病、地方病、职业病和慢性病等疾病的预防控制和监测。加强城乡急救体系建设。

  加强卫生监督服务。大力促进环境卫生、食品卫生、职业卫生、学校卫生和农民工卫生工作。

  ■ 专家解读

  “重治疗”向“重预防”转变

  ●葛延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部长):

  一段时间以来,我国卫生工作中的“重医轻防”“重城轻乡”等弊端明显,我国基层公共卫生机构功能弱化,县级以下公共卫生机构只有三分之一能够维持正常运转,另有三分之一甚至瘫痪。2003年的“非典”暴露出我国公共卫生体系存在的严重缺陷。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均等化,这意味着我国居民将不受年龄、地域、职业等限制,均能享受到同等的公共卫生服务。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是实现“重治疗”向“重预防”转变的前提,坚持预防为主,是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提高卫生投入绩效的最重要手段。

[责任编辑:zywwangxu]
电子报
北京正义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 © 2025 JCRB.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