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文明遗迹上的“涂鸦”,可能伤到了中国人的集体自尊,“耻辱”“丢人”“无地自容”,几乎所有能够拿来谴责国人素质的词汇,都聚集到了这位“涂鸦者”身上。此时此刻,他成了“丑陋中国人”的典型代表,供舆论评判和消遣。
111
“在埃及最难过的一刻,无地自容。”网友“空游无依”的一条微博迅速引发热议,他在埃及卢克索神庙的浮雕上看到有人用中文刻上“丁锦昊到此一游”,为国人轻易毁坏千年文物的行为感到震惊和羞愧。许多网友对此均表示气愤,大呼“丁锦昊,你要火了”。 
111
网友“白兆东”转发了一条微博:“在甘肃敦煌壁画上竟然有《文汇报》高级记者宋寅的留言:二零零零年立夏,香港文汇报高级记者宋寅到此参观考察。”记者看到,宋寅的留言是用黑色笔写的,其中有4个字是繁体字。在宋寅留言的旁边,还有一些字迹模糊的小字,已经看不清,似乎被人擦过。  
    埃及人常说:“没有到过卢克索,就不算到过埃及”。但正因为有了“到此一游”的印迹,就像微博上无数网友的评论,“中国人还好意思去埃及吗”?去不去埃及其实不是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如果“丁锦昊到此一游”不是刻在埃及神庙、而是涂鸦在国内风景名胜的脸上,还会有如此义愤填膺的反应吗?
111
“一名叫梁齐齐的游客,在故宫大铜缸上刻下了到此一游,逮到你都得剁你的手”。一条微博引来众人关注。故宫工作人员颜先生巡视时发现太和门附近的一口大铜缸被人偷偷刻上了一行字。由于没能“人赃并获”,气愤之下颜先生将此事发到微博上,随后立刻引来“骂声一片”,网友纷纷谴责该游客“太缺德”,甚至扬言要“人肉”此人。  
111
长城屡遭游客涂鸦 半面墙几乎都有留言
在慕田峪长城等到了一处城垛边时,整个半面墙上几乎都是英文留言,上了城垛,城垛平台南北二面墙上大部分是老外的涂鸦,看来“不到长城非好汉”的俗语在老外的心中也影响颇深!
 
    “到此一游”的泛滥,吴承恩和他笔下的孙悟空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是,我们不能把责任推给古人。而且,咒骂与批判当事人,也绝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路径。在法治社会之中,只有用法律去约束和规范公民行为,并用法律去处理那些应该被处罚的人和事,所谓的不文明举动才可能会得到终结。
111
年轻人更喜欢在文物古迹上留下“到此一游”等字样。...教育专家分析,涂鸦行为出于和拍照一样的心理...只是想要留下自己到此一游的证据,但如果在世界古迹上乱写乱画,可能就必须检讨日本社会只注重成绩的教育方式出了什么问题。  

    大规模的批评和反思,表明了中国民众对提高国民素质、改善国家形象的一种期待。丁同学本人、家长、学校、整个社会应该从该事件中得到启发,让埃及神庙事件成为我们反思文明短板的镜子,加强相关教育和引导,让“保护文物,文明旅游”深入人心,这才是最重要的。

  往期回顾
"抗日雷剧"不能止于停播
"成龙捐楼"再敲古保警钟
"人打钟"再敲故宫文保警钟
明星捐款赈灾让"票据"说话
微信收费没有赢家
明星当委员莫成"花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