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宗洛,跑了一辈子的龙套,却是当之无愧的大师。不论是在话剧舞台上,还是在影视剧中,几句台词的小角色在他的诠释下都活灵活现,熠熠生辉。《茶馆》里的松二爷、《笑傲江湖》中的平一指等,他演了100多个形形色色的小人物艺术形象,他用一生证明着“只有小演员,没有小角色”。
电影:茶馆(The Teahouse 1982)

        将北京人艺的名剧《茶馆》搬上银幕,围绕裕泰茶馆在清末、民初、国民党统治三个历史时期的兴衰和其间交错出现的不同人物的命运,反映了旧社会人民所经历着的种种苦难。影片充分发挥电影艺术手段的优势,在保留话剧舞台艺术的精华的基础上,将电影化的处理与原作风格有机融合,使作品的表现力、感染力更加突出。该片获1983年第3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特别奖,文化部1982年优秀影片奖特别奖。 
3333
张纪中:“这些日子,央视四套晚上七点多在重播我们的笑傲江湖。看到戏中的口一揩扮演者老艺术家黄宗洛先生,回想起老先生的艺术造诣及艺德,是值得我们后辈学习的。一晃已经十二年过去,老先生前几天逝去,这个播出权且是向他老人家致敬。一个伟大的表演艺术家!” 
11
六小龄童:“得知著名话剧、影视表演艺术家黄宗洛老师因病于今天下午去世,深感震惊与悲痛,从艺五十余年他演了一辈子小角色,我曾与他在《西游记》续集中合作,拍摄中他认真敬业,以绿叶为全戏添彩,愿他一路走好!几天来三颗影、视、剧坛巨星陨落,22大明星也已走了一半,令人痛惜,愿逝者安息,生者健康长寿!”
222
梁冠华:“天啊!这是怎么啦?宗洛老师千古!1992年还与您同台演《茶馆》您的松二爷,我演黄胖子。这老几位无论人品和演技都令人敬佩!” 
    张瑞芳,永远的“李双双”,曾是话剧舞台上闻名遐迩的四大名旦之一。她先后获百花奖、金鸡奖终身成就奖。“凭空降谪一婵娟,笑貌声容栩栩传。赢得万千儿女泪,如君合在月中眠”是郭沫若赠给她的诗。晚年的她很少出现在银幕上,而是拿出毕生积蓄,创办了“爱晚亭”敬老院。她说,想办一个温馨的家,让有着共同爱好、共同语言的老人,有一个共同的家。

电影:李双双(Li Shuang Shuang 1962

  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于1962年,李凖编剧,鲁韧导演,仲星火张瑞芳主演;其主要剧情为:妇女队长李双双爽直泼辣,敢与自私现象作斗争。丈夫喜旺憨厚朴实,胆小怕事。喜旺当了记工员后,和副队长金樵、落后农民孙有营私舞弊,多记工分,双双揭发了此事。喜旺一气之下,离家去搞运输。孙有夫妇为女儿桂英在城里说了亲,桂英不愿意,双双帮助桂英,受到孙有婆的怒骂,喜旺见此情再次出走。秋收时节,喜旺看到生产队在双双领导下获得丰收,主动回家团聚,并揭发金樵、孙有搞运输贪污一事,夫妻言归于好。另有同名越剧连环画

3333
任仲伦:“她是中国一个伟大的表演艺术家,创造了无数经典的形象。我看她的影片印象最深的是李双双,她塑造了一个伟大的经典形象。她的离去是上影和中国电影界巨大的损失。” 
11
祝希娟:“张老师一生真是的德艺双馨的楷模,无论在人格魅力上还是在艺术魅力上,都是让我永生难忘的,她对青年演员是非常关心的,虽然只有一个戏的帮助,但我永远铭记在心。她非常亲切,没有架子。我对她的离世表示哀悼,她的去世其实我们早有准备,但是还是蛮难过的。因为她的去世和前两天陈强老师一样,是我们中国电影界的巨大损失。生命是有限的,但艺术魅力是无限的,他们这些宝贵的艺术财富会永远留给我们。”
222
秦怡:“瑞芳是我们的榜样,她很早入党,1938年就入了,在党的领导下担任剧团团长,而我那个时候是副团长,我们经常在一起商量剧团的事情。人没有了,是自然规律,挽回不了,但活着的人还是要继续走下去,要将瑞芳的意志和意愿在生活上和工作上不间断地延续下去。” 
   陈强,曾以“黄世仁”和“南霸天”两个经典反派形象家喻户晓,他的喜剧给大家带来了无数的欢乐。他说:“劳动人民劳动了一天,应该让他们乐一乐,笑一笑,在笑声中使人们受到教育,这就是我的最高愿望。”

电影:白毛女(The White-haired Gir 1950)

  中国电影名,本片根据同名歌剧改编;原中央电影局东北电影制片厂1950年摄制;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田华陈强等主演;其主要剧情为:解放前,在华北的一个偏僻农村里,贫苦农民杨白劳的女儿喜儿与青年农民王大春相爱,同村地主黄世仁见色心动,逼杨白劳用其女儿抵债,杨白劳被迫自杀,喜儿被抢入黄家,受尽折磨后被黄世仁奸污,后喜儿逃出黄家,匿身深山丛林,头发全变白了;抗日战争爆发后,参加八路军的大春回到家乡,终于为喜儿伸冤雪恨,重见光明……本片1951年获第六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特别荣誉奖,1956年获文化部优秀影片一等奖。

11
朱时茂:“对于这样一位老艺术家的去世我感到非常悲伤,尤其我和佩斯又是这样一种合作关系。祝他老人家一路走好,我不想多说了,谢谢。”
222
张扬:“拍戏之前曾经组织老演员们一起吃饭,他(陈强)听说了之后特别想来。但由于身体一‘兴奋’,就来不了了,所以最后让他女婿张山来了。他(陈强)确实特别愿意来演,但我们的戏拍起来比较累,考虑到他的身体状况,最终只得放弃。” 
3333
冯恩鹤:“拍《海霞》的时候,他对每句台词的层次、逻辑重音、感情重音都会指导到每一个字。比方说我和海霞在船舱里面一段台词,她问:‘你干嘛去了?’我连续说三次‘出海了。’他会告诉我到底怎么读会更有味道,给观众以喜剧的效果。他是每个词、每个层次都反复跟我说。他真是良师!” 

    我们怀念前辈,是因为他们对祖国拳拳赤子之心,对艺术孜孜不倦之追求,对人生踏实坦荡之态度。我们这个时代需要他们的精神永存于世,感召后人。对于一些年轻演员而言,如果不在提高自己的艺术水准、人格修养上下功夫,而靠脸蛋靠炒作出名,那只能是一闪而过的流星,愧对观众们赐予的舞台,也愧对前辈们用尽毕生心血为“演员“这一职业换来的尊重。

 
  往期回顾
“野鸡杂志”折射文学困境
毕业"出格"何需大惊小怪?
《非你莫属》的傲慢与偏见
"上网强迫症"成青年最常见症状
大学生求职屡现"拼爹门"
解读电视剧改名之怪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