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
2018-12-27 09:59:00 作者:郑海啸 新闻来源:正义网
|
|
|
核心提示:
·如果没有剥啄声,没有朋友来访,就会觉得像是被人忘却,非常怅惘。人活世间,总是愿意“哪怕是短时,住在有些人的心里”
·久旱逢甘雨,是巨大的幸福。水龙头坏了,一直滴漏,则是扰民。剥啄声可能亦是如此
剥啄,象声词,形容轻轻敲门等的声音。张中行先生写过一篇《剥啄声》,说他“也许越老心情反而不能静如止水吧,有时闷坐斗室,面壁,就感到特别寂寞,也就希望听到剥啄声”。如果没有剥啄声,没有朋友来访,就会觉得像是被人忘却,非常怅惘。人活世间,总是愿意“哪怕是短时,住在有些人的心里”。
从前,朋友间的见面,真是一件大事。朋友本来说好要来的,却迟迟不来,于是就坐在灯前一直等到半夜(赵师秀《约客》:“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朋友真的上门了,真是太开心(杜甫《客至》:“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盘餐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朋友要走了,就一直送一直送,一直送到“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有的人心理脆弱,清醒时不敢面对,以醉酒来麻痹自己,但“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心里更难受。
随着社会的发展,情况起了变化。安迪·沃霍尔这样描述纽约:“有时你会碰到熟人,你们很久未见,比如五年没见了,但你们不会因为见到彼此就改变当下的节奏……一种轻松的寒暄。轻、淡、即兴,很美国。没人提不妥的问题,没人浪费时间。没人歇斯底里,没人打乱节奏。”
最根本的改变大概来自智能手机。现在几乎每个人每天都能听到很多很多的“剥啄声”——微信提示音。张中行先生说剥啄声“常常能够化枯寂为温暖”,但是如果剥啄声一天到晚响个不停呢?久旱逢甘雨,是巨大的幸福。水龙头坏了,一直滴漏,则是扰民。剥啄声可能亦是如此。太多的剥啄声,非但不能“化枯寂为温暖”,反而会钝化我们对友情的感觉。我国有些大城市的情形已经和纽约相似,如果友情“进化”成这样,真是莫大的损失。为了更好地享受剥啄声,需要关掉一些剥啄声。尤其是,当你寂寞,想听到一些剥啄声时,忍一会,不要马上就发一条朋友圈,剥啄声秒到。
|
|
|
专栏介绍 |
 |
范建生
湖北恩施市检察院检察官,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热爱文学和网评。 |
|
核心提示:
·你坐在我身边玩手机,对于我而言,你还不如一个死人。
·我经常觉得,手机再这么玩下去,我们就会成为一种很低端的机器人,很便宜很便宜
每逢重大足球比赛,球迷的妻子会感到自己被冷落,甚至被视若无物,于是自嘲成了“足球寡妇”。但好在重大的足球比赛不是每天都有,所以“足球寡妇”的日子大概尚能将就。而手机,是真正的“全天候”,那么,“手机孤儿”就是无时无刻不孤独。
有一个5岁的小姑娘,在幼儿园没人接,因为爸爸在玩手游,妈妈在追剧。因为沉迷手游和追剧,而忘了去幼儿园接孩子,这样的父母在媒体的曝光之下,大概会自觉有点“理亏”,但有些父母则会理直气壮,因为他们忽略孩子的理由是:我正在网上给宝宝买玩具呢,或,我正在看育儿公号!
解决“手机孤儿”的办法很简单且一劳永逸:给孩子一个手机。
你坐在我身边玩手机,对于我而言,你还不如一个死人。面对死人,我可以选择报警,或是离开。而面对你,为了礼貌起见,我只能坐着,也掏出手机,于是就有了两个死人。你不觉得,不止是孩子,很多很多的成人,也都成了“手机孤儿”吗?我经常觉得,手机再这么玩下去,我们就会成为一种很低端的机器人,很便宜很便宜。庄子说,“其嗜欲深者,其天机浅。”嗜欲深到一定程度,就没有天机了,也就是人将丧失最宝贵的灵性。有人将玩手机和吸食鸦片作比,确实很相似。晚清那些可怜的人力车夫,拉车拉到体力不支时,就赶紧吃个大烟泡。我们工作累了,也赶紧玩玩手机“充电”。鸦片鬼起床前要吸足鸦片,我们起床前也要打开手机过足瘾。
据说,全球人都在想办法应对手机带来的危害。为了让顾客找回用餐的初衷,专注享受美食,不少意大利餐厅规定顾客进餐馆时,必须把手机放在门外的更衣柜内;很多法国人则将智能手机换成只能发短信、打电话的老式手机,关掉无休止的消息提醒。
又据说,在世界范围内,巴西人每天花在手机上的时间最多,平均每天近5小时;而中国人每天只花3小时,远远落后于巴西,只位居全球第二。所以,不着急,我危言耸听而已。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