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对稀缺之物的迷信

时间: 2019-05-09 12:25:00 作者:郑海啸 新闻来源:正义网
分享到:

  核心提示:

  ·稀缺之物容易让人产生迷信,不稀缺了,也就不迷信了,现在谁还迷信螃蟹?但某些稀缺之物,我们可能一辈子都得不到,比如,你现在吃熊掌就是犯法,我们只有通过读书、思考,来破除迷信。而有些人却只愿天天梦游

  螃蟹。沈括《梦溪笔谈》讲了这样一件事。宋朝大多数陕西人一辈子都没有见过螃蟹。有一个陕西富人,不知从哪个渠道弄到一只螃蟹,直到风干了也没敢吃它,只好挂到墙上当装饰品。邻居去他家串门,一眼瞧见墙上挂的螃蟹,吓得扭头就跑,以为那是妖怪。后来邻居们去的次数多了,不再害怕了,却又以为那只螃蟹可以辟邪,每当谁家的小孩子受了惊吓,他们就把那只螃蟹取出来,恭恭敬敬地挂到那家大门口,希望能借此把小鬼挡在门外。

  熊掌。李一氓先生曾经得到一只熊掌,怎么煮也煮不烂,只好扔了。唐鲁孙先生传授我们煮熊掌的方法,同时提醒:熊冬眠时一只掌摸屁股,另一只拍蚂蚁,拍蚂蚁的这只掌很肥腴,摸屁股的那只则是再怎么煮都有怪味。除了唐鲁孙先生,还有好几位美食家描述了熊掌的滋味:比猪蹄更肥美一些。那是普遍缺油水的时代,若是现在,大概只能说是比猪蹄更腻。

  藤校。这是国人对美国“常春藤盟校”的简称,显得特亲切,显得自家在这些学校都有股份似的。早在晚清,就颇有一些才俊毕业于这些名校。后来有人发现,研究烧饼也可得博士学位,于是对藤校稍稍地不那么崇拜了。不过毕竟仍是稀缺之物,迷信者仍众。最近有人花650万美元进斯坦福(斯坦福大学不是藤校),有人花120万美元进耶鲁之事曝光,我发现,这些名校怎么这么注重特长生?有人是帆船,有人是足球,自己没特长,家长有特长就行:能挣钱,肯花钱。而被一些人诟病良多的我国教育,则早已认识到“特长生制度”的弊端。

  富豪。某些人总觉得富豪们都是天赋异禀,其实有些富豪确实是靠坑蒙拐骗起家的。某些人总觉得富豪们个个志趣高雅、谈吐不凡,其实他们也是天天玩手机。某些人总觉得富豪们充分享受财务自由,其实他们花钱办不到的事情比我们还多,因为他们的胃口比我们大。

  稀缺之物容易让人产生迷信,不稀缺了,也就不迷信了,现在谁还迷信螃蟹?但某些稀缺之物,我们可能一辈子都得不到,比如,你现在吃熊掌就是犯法,我们只有通过读书、思考,来破除迷信。而有些人却只愿天天梦游。

专栏介绍
范建生
 湖北恩施市检察院检察官,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热爱文学和网评。
最新文章更多>>
· 孤独者
· 最痛的痛
· 优柔的执著
· 抓住那条鲶鱼
· 莫言的痛苦和张蔷的欢乐

  核心提示: 

  ·你坐在我身边玩手机,对于我而言,你还不如一个死人。

  ·我经常觉得,手机再这么玩下去,我们就会成为一种很低端的机器人,很便宜很便宜 

  每逢重大足球比赛,球迷的妻子会感到自己被冷落,甚至被视若无物,于是自嘲成了“足球寡妇”。但好在重大的足球比赛不是每天都有,所以“足球寡妇”的日子大概尚能将就。而手机,是真正的“全天候”,那么,“手机孤儿”就是无时无刻不孤独。 

  有一个5岁的小姑娘,在幼儿园没人接,因为爸爸在玩手游,妈妈在追剧。因为沉迷手游和追剧,而忘了去幼儿园接孩子,这样的父母在媒体的曝光之下,大概会自觉有点“理亏”,但有些父母则会理直气壮,因为他们忽略孩子的理由是:我正在网上给宝宝买玩具呢,或,我正在看育儿公号! 

  解决“手机孤儿”的办法很简单且一劳永逸:给孩子一个手机。 

  你坐在我身边玩手机,对于我而言,你还不如一个死人。面对死人,我可以选择报警,或是离开。而面对你,为了礼貌起见,我只能坐着,也掏出手机,于是就有了两个死人。你不觉得,不止是孩子,很多很多的成人,也都成了“手机孤儿”吗?我经常觉得,手机再这么玩下去,我们就会成为一种很低端的机器人,很便宜很便宜。庄子说,“其嗜欲深者,其天机浅。”嗜欲深到一定程度,就没有天机了,也就是人将丧失最宝贵的灵性。有人将玩手机和吸食鸦片作比,确实很相似。晚清那些可怜的人力车夫,拉车拉到体力不支时,就赶紧吃个大烟泡。我们工作累了,也赶紧玩玩手机“充电”。鸦片鬼起床前要吸足鸦片,我们起床前也要打开手机过足瘾。 

  据说,全球人都在想办法应对手机带来的危害。为了让顾客找回用餐的初衷,专注享受美食,不少意大利餐厅规定顾客进餐馆时,必须把手机放在门外的更衣柜内;很多法国人则将智能手机换成只能发短信、打电话的老式手机,关掉无休止的消息提醒。 

  又据说,在世界范围内,巴西人每天花在手机上的时间最多,平均每天近5小时;而中国人每天只花3小时,远远落后于巴西,只位居全球第二。所以,不着急,我危言耸听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