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教材出错的新闻屡见报端:人教版高中历史书中的张作霖照片并非张本人,屈原、祖冲之的衣襟被指穿反,战国时期的孙膑坐上轮椅,荀子坐凳子读纸质书,韩愈的生卒年被搞错、只活了15年…教材之误,也不禁让人担忧其能否胜任传知启智、教化育人的重担。
222
张作霖入住大帅府时的正装照 供图/张闾实 张作霖(1875年-1928年) 辽宁海城人,北洋军阀奉系首领,是"北洋政府"最后一个掌权者,号称"东北王"。  
111
教材中的"张作霖"实为护国军名将何海清   何海清(1875年—1950年) 湖南省湘乡县(今湘乡市)人,民国时期护国军名将。1915年底参加护国战争,在纳溪等役中卓有战功。1923年出任滇南镇守使兼建国第六军军长,晋升陆军上将。  
    由各领域专家和教授集体编写,经过多次修订,本该在人们心目中有崇高地位的教材,却出现以上种种失误。出错范围之广,形式之多样,让人瞠目结舌。面对频频出错的教材,出版社以及专家学者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222
太原文史爱好者李彬挑出教科书中的错误:七年级语文课本(江苏教育出版社)中,王羲之的生卒年月有误。王羲之的生卒年应为公元303年至361年,而课本中却是321年至379年。 
111
在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田忌赛马》一课的插图中,孙膑坐在轮椅上发奋著书。轮椅是在我国南北朝时才出现的,难道孙膑是穿越了吗? 
    长期以来,针对教材出错的现象,仍然停留在“挑刺”的阶段。这本身是一个颇为严肃的话题,却被出版商、媒体和部分公众当成了“娱乐节目”。虽然其中的差错屡屡被挑出来并予以改正,但新的差错又层出不穷。错了就改、改了再犯,教材编写者和出版商似乎乐此不疲。然而,在周而复始的恶性循环中,正处于学习和成长关键期的孩子,却受到了很大伤害。
111
有网友质疑人教版七年级《中国历史(上册)》中屈原所穿服装出现“左衽”失误,该书为2006年6月第2版,引起了众多网友的关注。衽,就是衣襟。前襟向右,也就是左边一片压住右边那片称右衽,反之称左衽。右衽为汉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服饰。经专家网友证实插图确实将右衽误为左衽。人教社有关人士坦承插图印制有误。 

    必须看到,马虎草率、不负责任的态度,比错误本身更贻害无穷。所以,对于教科书的错误一定要实行零容忍,一方面要严格把关,追究责任,另一方面要及时纠错并道歉,让教材真正保持权威。

  往期回顾
"追续权"制度需三思而后行
盘点那些年被叫停的节目
别让手机"紧急呼叫"成摆设
全国异地高考即将"破冰"
快递有风险 小心信息泄露
"差评"滋生 买家卖家受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