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购市场又起硝烟,一个名为职业差评师的群体,犹如凶狠的饿狼,针对淘宝对网店的信用评价体系,利用交易规则中的漏洞,以“差评”敲诈卖家,“少则几元,多则数百”,如同寄居蟹一般黏附于网络,汲取着这个庞大生态系统里的养分。
111
“淘宝商城”一位商家收到的敲诈信息,“收网络保护费999元”。 
111
店铺的信用评级对经营非常重要。跟普通买家不同,职业差评师买商品的时候十分爽快,但买回之后,问题就一连串地找上门来,并且动不动就以“差评”要挟卖家,最终死缠滥打要求赔偿,索赔金额通常50~500元不等。 
    利用网络卖家急于消除不良记录的心理,不法分子通过套取顾客第三方支付平台账号、伪造身份证、更改顾客账户信息等手段打造了一条“删差评流水线”。为卖家删一条差评,可获100元至300元不等的酬劳费.
111
职业差评师挑选差评对象,喜欢开店不久、信用累积还不高的店主,因为这类卖家最忌讳差评。“职业差评师”不会选择与自己在同一区域或相近区域的卖家下手,以防受害者找上门来。他们往往选择脱离淘宝的交流方式,不会在旺旺聊天工具上留下任何证据,只有在与受害者电话交流时才开口要钱。 
111
如果想删除差评的话,卖家除了需要提供删除的中差评内容外,还需提交买家的旺旺账号、订单编号、支付宝账号,以及买家姓名、家庭住址、联系方式等一系列信息。 
    差评-删差评,这一网购市场新近衍生的灰色利益链着实令人堪忧.这将是网购市场健康发展的一大绊脚石,也裸露出网络交易衍生的灰色产业链和相关立法、监管的漏洞。有网店经理希望购物网站能履行买家实名制,以扭转网络诚信沦陷的现状。但实名制能否从根源上斩断这一灰色利益链始终争议不断。事实上,加快立法监管,规范网购和相关网上交易行为,更顺应民意.
111
针对差评可能被删、个人信息可能被盗用的情况,许多买家都表示一无所知。经常网购的重庆市民陈女士说,自己购买衣服、生活用品时给过差评,但根本不知道还有专业“删差评公司”,更不知道个人身份信息可能会泄露。 
111
淘宝网正式开通恶意评价在线维权通道,淘宝卖家一旦遭遇恶意评价敲诈行为,可以第一时间通过该通道进行维权。 

    都说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本来,网购评价衡量的就是商家的口碑和信誉,可是如今,却沦落成为了买卖双方“暗战”的角斗场。这其实对于买卖双方来说,都是一种悲哀。有网友就建议说:这些购物网站不如学习一下那些机构的调查,把“差评、中评、好评”改成“满意、比较满意、非常满意”。如此一来,对卖家的评价,也就不那么犀利了。那些从专业删除差评的人,也就没有了市场。

  往期回顾
苹果"霸王条款"屡教不改?
电购"猫腻多"买时容易维权难
宽带不宽"假宽带"需要真治理
你的安卓机在"泄密"吗?
"互联网战争"别打伤了用户
职业删帖挑战公众知情监督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