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高校招聘上出现的限制性规定,部分社会专家和业内人士表示,供大于求的就业形势促使用人单位形成一种“傲慢”的招聘心态,同时又反映出招聘方对当前中国高等教育的一种选择性“偏见”。
|
|
 |
|
张力(化名)是中国政法大学的一名法学博士,今年即将毕业,虽然头顶着博士的光环,但是他在今年的求职过程中仍然遭遇到了“学历歧视”。“在应聘南开大学、天津大学等一些高校的教师职位时,对方要求第一学历是211学校的法学本科,但我本科学校并非211学校,所以连报名的资格都没有”,“好不容易考了硕士、博士,没想到到头来还是要看出身”。 |
|
 |
|
北京新近出台的一项非北京生源的落户政策就引发了就业歧视的质疑。政策规定,今年北京市属各用人单位引进落户的应届非北京生源毕业生,毕业当年本科生不超过24岁、硕士生不超过27岁、博士生不超过35岁。新政一出,令很多“超龄”的毕业生们“北京梦”破碎。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