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重视招商引资、上项目无可厚非,但上项目也应有权力边界。政府应该保持权力理性,不能把招商变成“招伤”,更不能置学生权利于不顾,拆除新建希望小学上项目。
一
2012年8月,湖南炎陵县投资近百万元修建的大院希望小学全面竣工。但在今年9月,为了给当地投资百亿元的招商项目让路被拆除。
二
即便当地村民求情,但希望小学还是被政府无情地强拆,如今只剩下一堆建筑垃圾。
  当希望小学遭遇旅游大项目,希望小学是如此弱势,连最起码的博弈权都没有。
一
这起发生在湖南株洲市炎陵县大院农场的拆迁事件,在当地某些官员的眼中,恐怕是当地经济发展诸多大事中再寻常不过的细枝末节:一座乡村小学,如何能与“百亿元大项目”相提并论?而那些担心孩子被迁到二三十公里外小学而自发护校、抵制拆迁的村民,大约都是目光短浅、缺少大局意识的。
二
刚竣工的希望小学被强拆,村民因阻止拆迁被打伤。最终的结局是,项目并未在预定日期顺利奠基,孩子们则被迁入了一个过渡性的板房学校。
  要实现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文明的稳定进步,教育才应是真正的长线“一号工程”。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这不应成为一句空喊的口号。
一
 去年5月,香港特区政府出资援建的四川绵阳紫荆民族中学,被当地被拆除用于商业开发,因拆迁未得到捐助方同意,援建费被“撤走”。这一事件,引起不小轰动。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二
当地政府已就“拆校”事件进行了回应:诚恳接受媒体监督,反思在发展过程中统筹不够、操之过急、工作不细等问题,并提出三大整改措施。

  孙中山先生曾说过:“学者,国之本也。”各地在拆迁学校时,理应三思而后行,充分吸纳民意,而不应生米煮成熟饭、先拆再说,还教育以应有的尊严。如果没有对于教育的真正尊重与倾斜意识,便不能保证充足、公正的教育投入和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更不会有科学发展的未来。

  往期回顾
株连,滥用公权的闹剧
打捞大拆大建背后的民声
自锯病腿,折射救助之痛
土豪婚礼,说好的节俭呢?
正能量返航,叫好且慢
以房养老,靠谱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