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为迟到的旅客返航
,不仅仅在萧山国际机场的历史上不多见
,
就是在国内的机场历史上也是不会多见的。
9月15日,正在杭州出差的陈静获知家中的女儿和婆婆发生车祸,且女儿当场离世。心急如焚的她急于从杭州赶回长沙,却错过了最后一班从杭州直飞长沙的班机。鉴于其特殊情况,机场叫回了已经准备起飞的班机,重新搭上了陈静,让她能第一时间赶回长沙。
飞机折返接她一人虽说在道德义务上很完美,但在法律义务上无需如此,尽管是一次善意驰援,但仍是一次“违规事件”。
8月28日,墨尔本至上海浦东MU738航班起飞90分钟后,一儿童手指受伤。为使儿童尽早得到妥善救治,机组决定返回就近的墨尔本机场,于11点30分落地。
2月12日,从厦门到北京的南航CZ378航班刚起飞不久,一个5岁的女孩就突然发病,出现休克症状,飞机随后返回厦门机场。该航班因此耽误了1个多小时才到北京,有乘客因返航延误耽误自己的时间而要求航空公司赔偿。
陈静的案例实属特殊
,
且几乎没有再复制的可能。大多数情况下的求同存异才是人性化服务的要义。
按照有关安全规定,只有飞机在安全受到影响威胁乘客安全的紧急情况下才能返航。而乘客家中亲人出了车祸死亡的事后处理不属于上述情况,不能作为特殊情况,而破例返航。
为丧女母亲折返的航班固然闪烁着人性的光辉,但
133
名同机乘客的利益、折返造成的经济损失以及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却也不容忽视。因此,人性化服务应以多数人遵守规则为前提,并以多数人利益的维护和实现为准绳。
往期回顾
抢票插件动了谁的奶酪
官员财产&个人隐私,无交集
微博反腐加速度 查处要有力
强制平坟,伤民违法
WIFI逼停地铁,乘客不应担责
暴利银行应坚守公平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