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票软件引发社会争议,这算是历年春运火车票老大难问题的最新变种。仔细推敲,如果假设抢票软件破坏购票公平,那么它也仅是助纣为虐的帮凶,真正的元凶恐怕是铁道部自身。
|
预售期不同导致“第一次购票不公平”
火车站售票窗口、车票代售点比网络、电话订票的预售期少两天,就是这个时间差让网络、电话订票人气飙升,“第一次购票不公平”悄然出现。当归心似箭的老百姓云集铁道部网站购票时,一些嗅到商机的网络企业纷纷推出了抢票软件,形成了“第二次购票不公平”。
但是,抢票软件真的破坏了公平吗?先来分析抢票软件的工作原理。以网络抢票软件为例,购票者登陆12306网站订票时,如果刷新页面就需要再次填写个人信息,会耽误不少时间,而查看剩余车票时又需要不断地点击刷新页面。抢票软件能够记录个人信息,自动重复登录,显著提高效率。同时,一旦有人退票,抢票软件能立即发现。因此,抢票软件能提高购票成功率。
|
自己傻就怨别人太聪明
此前,新华社文章表示,偌大的铁道部斥资约3亿元建起的平台竟经不起一个小小的网络插件冲击!更让人费解的是,自己不好好修补Bug,却忙于“约谈”和“叫停”,动用行政权力去阻止市场行为。铁道部、工信部不能“自己傻就怨别人太聪明”。事实上,抢票软件也是“搏票”族无奈的选择。究其本质,它不过是将手动买票的过程通过软件实现自动化的一种技术手段就像有人用笔算数,而有人用计算器。
|
|
 |
|
2012年9月媒体曝光12306建站耗费3.2亿,公众呼吁公开巨款投入的细节始末,然而转眼临近2013年春运也未得到任何答案。如今又有人爆出原来根本不是3亿,而是高达5亿元人民币!因此,更加触发了春运购票者的极度敏感神经:为什么都5亿了还买不上票? |
|
 |
|
近年来铁道部均以负债率超高而著称,预计2013年负债率将达到67.41%,在这样的关口花钱更不应当大手大脚。铁道部代表的是国家企业的脸面,是要服务于全国人民的,而不是处理自己家后院的事,花了多少怎么花的都要讲清楚才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