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即将来临,各个学校的“撕书狂欢”再次如期上演。陕西省长武县中学6名高三学生因不满其撕书行为被老师制止,将一名50岁老师打伤。目前,6名涉事学生已被公安机关立案调查。

  围观:教育只注重学习已丧失传统的东西

  5月30日上午,因不满老师制止他们的撕书行为,陕西省咸阳市长武县中学6名高三学生围殴一名50岁老师,将三根拖把棍打断,造成老师头部受伤。事发后,曹老师被送往医院治疗,受伤的那名学生因为伤得不重已经回家。本来,曹老师家属坚决要报警,但是马上就要高考了,如果报警,势必会影响到学生的备考,毕竟他们上了这么多年学很不容易。

  长武县教育局督导室主任李建林说,为了不影响这6名学生参加高考,经过教育局和学校协调,曹老师现在已答应暂时不报警,等高考结束再处理。

  学生围殴老师,长武县街头不少人都听说了此事。“这样的学生就算考上大学又能怎样。”一位居民不无担忧地说,现在的学生只注重学习,却已丧失了一些传统的东西。

一
5月30日上午,陕西省咸阳市长武县中学6名高三学生围殴一名50岁老师,将三根拖把棍打断。原因是几名学生不满老师对其撕书行为的制止。
二
目前,6名涉事学生已被立案调查。公安机关相关负责人表示,如果经过调查几人需依法行政拘留的话,或将特事特办,等高考结束后再处罚。

    对于此次学生群殴老师事件,很多人认为“即便考上了大学又能怎么样”,这样的担忧恰是现行教育培养的结果,暴露了当下应试教育的短板。

  教育模式刻板片面致学生人格缺陷

  很难想像,一个在准军事化管理,励志化引导的学习环境下,学生承受着何种巨大的压力。父母规定的目标,老师设计的课程,学校严苛的管理,让孩子根本没有人身自由和思想空间,他们就像一台不断运转的学习和考试机器。当越来越多的“吊瓶班”式的鼓动成为精神法宝,当越来越多的衡水中学式的成功被全面效仿,当越来越多的狼爸虎妈式的模式被人推崇,长期处于高压状态的学子,要么抑郁,要么崩溃,要么脆弱,要么自卑,要么自大,如此种种不一而类。日前,湖北省襄阳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发布《襄阳市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报告》,调查显示,超六成学生存在心理问题,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造成心理问题的原因很多,但首当其冲的自然是家庭和学校教育中存在的短板和弊端,一方面给孩子造成了极大的压力,另一方面又没有开展必要的心理辅导,除了学习就是考试,却没有人格培养和习惯养成的素质关怀,孩子才变得出格而疯狂,让人感到陌生而忧虑。

复制一
高考前后通过撕书、砸东西等极端方式进行集体宣泄,在最近几年各地媒体的报道中常能见到。其背后折射出的早已不仅仅是高三的压力,而是学生内心深处的厌学、厌书情绪。
一
临近高考的学生,选择用撕书甚至破坏校园设施的方式发泄压抑情绪,此类报道常常见诸报端,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学校关注和引导考前学生情绪的必要性。
    如果我们不能真正抛弃应试教育的“心魔”,便很难让孩子形成健全人格;而全民道德重建之路,也将漫漫修远。
一
我们的社会已经习惯一边高喊素质教育,一边进行应试教育,这反而麻痹神经,贻误改革。只有认清当前教育实质,切实打破单一的分数评价体系,建立多元评价体系,才能把老师、学生、家长从应试教育中解放出来。
  唯有摒弃应试教育的“心魔”,改革现有的高考制度,让教育回归其塑造人健全人格与健全心智的初衷,才能从根本上医治教育之痛!

  往期回顾
消除歧视,捍卫公平就业权
"情""法"之辩 终须回归司法
爹娘离婚,儿女入学!
自来水污染,市民如何维权?
管好权力 杜绝"买分卖分"
限牌"半夜鸡叫"何时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