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桂明 资料图片
正义网北京3月10讯(记者 吕卫红) 3月10日下午3时,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听取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王胜俊作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听取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曹建明作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正义网联合腾讯网邀请专家刘桂明就两高工作报告中的相关问题进行连线解读,以下为连线实录:
记者:您关注今天下午的“两高”报告了吗?
刘桂明:高检是在后面,我就看了一部分,网上一会儿披露一点,一会儿披露一点,高检的我还没看着。
记者:高法的报告看下来后总体感觉怎么样?
刘桂明:总体感觉,比去年更考虑到工作的广度。原来我们更多强调高度,比如说我们作为一个司法机关,在政治架构当中做一个法制架构具有的高度。我觉得现在可能更多强调广度,所谓广度就是说,你为谁服务司法的问题,让更多人受益。从民生角度,如何让老百姓享受到我们法制的光辉,享受到我们司法的服务,享受我们监督的力量,我觉得应该是这个角度。
记者:今年提到对农民工的案件优先办理,您怎么评价?
刘桂明:这正好证明了我们这个观点,就是说过去仅仅强调高度,现在强调广度。
记者:每年的反腐力度都很受关注,从目前出来的数据来看,去年反腐力度怎么样?
刘桂明:稳中有升,正常运作,正常机制下略微有提升的情况。
记者:反腐里面还涉及到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司法领域本身的腐败,您怎么评价这块的工作?“两高”里面有没有涉及到,您有没有特别注意到这样的段落?
记者:“两高”都谈到了一个司法领域的问题,这个就是我讲的第三个“度”,如果说过去强调高度,那么今年强调的是广度,更重要的是要从体制和机制的深度去考虑。比如如何发挥内部监督机制和外部监督机制相互互动的问题。高法昨天有一个措施,就是关于检察员的问题,这个就是内部监督机制的完善问题。但光靠内部还是不行的,还是要内部和外部有互动才行。
记者:外部有一些什么样的措施,您个人有什么好的建议,在制度层面?
刘桂明:我认为要加强监督,所谓深度就是从机制上加强研究,加强管理。尤其要监督,这个监督包括几个方面,包括政治监督、团体监督、群众监督,其实更重要的,一个是我们本身体制的监督,还有一个就是外部的监督。
记者:今年中央投资力度很大,在一些领域腐败可能会高发,您有什么样的看法?
刘桂明:我们说阳光是防腐剂,让更多领域能出现阳光,我觉得这就是最好的防腐剂。如果说没有阳光的地方,我们能有监督的力量也可以。
记者:在最高法里面有涉及到财产申报这一块,因为这个可能是防腐败的最大举措。
刘桂明:从体制上来讲能够防止腐败,中国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如果没有监督的话还是会流于形式的。比如公务员财产申报的问题。
记者:您个人是什么看法?
刘桂明:我个人当然是全力支持,首先有没有很重要,然后是考虑怎么完善它,怎么在工作上、机制上完善它,以及如何申报的问题。
记者:今年就业形势很严峻,所以失业压力可能成为青年与社会冲突的很大因素,可能是潜在的不和谐因素,您对这方面如何评价?
刘桂明:就是如何化解矛盾,现在做了很多点,一个是就业问题,就是失业问题,还有一个是产业问题。产业问题涉及到产业政策调整。我看到的一个是大学生就业,还有一个是失业问题。如果能解决这三个“业”,我觉得这个问题就非常好办。如果这些问题不解决的话,矛盾出发点会造成社会不稳定。我们强调的是社会要和谐,社会要稳定,稳定、和谐的前提就是我们找准矛盾的焦点在哪里。如果能解决这些矛盾的焦点,应该说稳定、和谐能解决,就是关于刚才的监督机制问题,司法腐败、官员腐败都是监督机制不到位,除了个人的修养、纪律问题没把握好以外,还有就是外部的监督机制。无论是高度,还是广度以及深度最终所有工作都要加强力度。无论是从立法的角度,还是从司法的角度。
记者:我们看到一个数据,去年审结劳动争议案是二十八多万,同比上升93%,特别高,是前所未有的,您怎么评价?
刘桂明:两个外在因素,一个是金融危机,还有一个是劳动产业调整的问题,这种情况正常,但不要因为案件多就觉得好像很可怕。案件多,有可能是解决矛盾的非常好的一个由头。就像五十年代大家说为什么离婚那么多,就是在新的《婚姻法》下,大家要想解除原来的束缚。当然你说的这个问题,《劳动合同法》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我觉得这个不奇怪,也并不可怕。
记者:您对今年“两高”工作有什么期待?
刘桂明:尤其是从内部和外部监督上,加强互动,监督力气上要加强。
记者:您所说的互动是什么意思?
刘桂明:就是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
记者:内外要结合。
刘桂明:一定要结合起来,光内部不行,光外部也不行,就是内外如何结合,在体制和机制上我们要探索和研究。
记者:关于“两高”报告您还有什么看法?
刘桂明:“两高”报告从整体上来讲,无论是法院还是检查,都是强调了服务的问题,强调了司法的问题和监督的问题,就是它本身的智能。我的想法是,在加强和体现它本身智能的同时,如何为社会,为国家提供更好的司法职能服务,我觉得就可以了。
刘桂明,字开强,号千古洲人(笔名),男,汉族,1962年9月生,江西省永新县人,研究生学历。
1985年7月,毕业于华东政法学院法律系,毕业之前,光荣地加入党。在校期间,曾在基层检察院和律师事务所实习过,在基层法院见习过,在公安局社会实践过,还曾办过校报和当过校长跑队队员。毕业后,就职于司法部法律出版社。后曾作为中央机关讲师团团员赴河南支教一年。返京后被安排到了《法律与生活》编辑部。1993年,被评为编辑职称。1994年,任编辑部常务副主编。1995年年底,调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中国律师》杂志社总编,该刊系国内唯一以律师为核心内容的中央级月刊。1994年到1997年,在职就读于北京法学院,攻读刑法学硕士研究生。1998年,获主任编辑(副高)新闻专业任职资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