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期:一口“吞下”500万,贪官胃口咋如此大? |
“清廉战士”是怎样炼成的?
“清廉战士”正隐喻了这样的反腐现实:倾向于官员的个人道德建设,却在反腐制度建设上乏力;倾向于相信廉洁是可以“教育”出来的,却忽视了腐败本是一种人性的弱点——用朱学勤的话说,我们都是“长着同样屁股的猴子”,可以选择、可以改造的是制度,不可选择、不可改造的是人性。那么,现实中的“清廉战士”该是怎样炼成的?
一口“吞下”500万,贪官胃口咋如此大?
一位在学术上造诣深厚的医学专家,竟然拜倒在金钱之下,落了个锒铛入狱的可耻下场,实在令人扼腕叹息。而孙正义腐败案更引人之处还在于其创下了一个“第一”,一口“吞下”了工程承包商送的“感谢费”500万,可谓胆大包天、触目惊心。
经历了76个小时的煎熬后,河南省陕县支建煤矿透水事故中被困的69名矿工终于成功获救。当最后一名矿工被救护车送走后,陕县主管安全生产的副县长、该县救援工作的副指挥长王玉山站在人群中“哇”地一声哭出来。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其实,在权力触角无所不及的情况下,贪官“吃山”、“吃水”已公然成了一种牟利规则。金满昌的千万富翁梦就是从其掌控有清算大权时开始的,且自以为做得“天衣无缝”,以至于在与检察官的较量中还“理直气壮”。
我们从“纠风”中得到什么实惠?
起初听到“纠风”这个词时感到很新鲜,也很有意思。以前知道“延安整风”,那可是为统一党内思想、建立新中国立了大功。说这个词有意思,是因为它一进入视线,就觉得这个“活”不仅重要而且必要。
造成贪官易得志,清官不得志的直接原因就是买官卖官。有人买官,是因为有人卖官;有人卖官,是因为有人买官。二者互为因果。这种因果效应必然造成官场污染;官场污染必然造成贪官易得志,清官不得志;贪官易得志、清官不得志必然造成以下两种情况。 惊闻出书成一些贪官敛财“利器”! 眼下,学者型、作家或诗人型官员的确不少。平时,某人利用业余时间著书立说也好,挥毫泼墨也罢,那是人家的一种学术或艺术追求,非但不宜说三道四,反倒应该投以尊重、钦佩的目光。 巡视制度,反腐的次优选择 对官员进行巡视,以监察其勤政廉政情况,我国古代早已有之,现如今已经制度化了。近年来查处的陈良宇、侯伍杰等案件的部分线索,就是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巡视组在巡视中发现的。可以说,巡视制度力促中央反腐,对查处各类腐败案件功不可没。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