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期:女处长少吃多餐式受贿,更加贪婪 |
90多人,触目惊心的环保系统腐败案
“90多人,触目惊心!”这是一名网民的感慨。诚然,这又是一例窝案,拔出萝卜带出泥,一拎贪官就是一串。在涉案人数令人震惊之外,尤其值得关注的是,这起腐败案件发生在环保系统。这不禁令人寻问:一向以清水衙门示人的环保部门何以产生如此严重的群蛀现象? 公安首提性贿赂 是亮点?是疑点? 国内各大知名网站能将公安部的“四个严禁”列入头版头条或者重要位置,还全“仰仗”了其中多了三个字,即性贿赂,而以此冲破传统视野的新规到底是“亮点”还是“疑点”,不禁让我们发出三个追问。
称呼这个东西内涵丰富,学问很多。人家称呼你什么,其感觉、其心情是大不一样的。拿我来说吧。以前,我的手下人都称我为局长,现在,大家都称我为老板。其实我不是做生意的人,也不是私营企业主。大家称我为老板,是有原因的。在单位,大家要是称我局长,那是理所当然、顺理成章的。
好制度发现不了腐败分子是腐败在一些地区(部门)已成气候,正不压邪, 制度成了装饰门面的摆设。反腐败者成了另类,人们只能疏远,不然就要“上眼药”“穿小鞋”,而且对他“成长”也不利。我们说,存在这样现象的地区(部门),哪还是共产党人的天下?!更不要说民主与监督了。
权力催生的豪华葬礼,最该吸引谁眼球?
事实上,类似的豪华葬礼在媒体报道中并不少见。其吸引媒体和读者的眼球主要在于“官员”二字。而官员热衷于操办红白喜事似乎成了一种时尚,甚至可以说是“癖好”,你“追”我“赶”。每当类似事件发生后,其流程是媒体争相报道,读者激昂评论,民众义愤填膺。但鲜见当地政府部门的看法表态,更别用说查处了。
确实,较之于其他腐败贪官的狮子口大开,卢的受贿胃口算不上什么。然而,卢自订每次受贿不超过5000元的限度,自欺欺人地以“少吃多餐”来达到自己贪而不露的目的,却让人啼笑皆非,引人深思。 女处长少吃多餐式受贿,更加贪婪 卢爱英被称为“医药界女强人”,也是有特色的贪官,其受贿很有讲究,她给自己设置的底线从2000元增加到5000元,自欺欺人的认为,“少吃多餐”才稳妥。当然每次收个“湿湿碎”的几千元,与一些一次受贿几百万,上千万的贪官比起来,她的受贿胃口显得小的多,但是这种积少成多的受贿法,更为狡猾。 拉“象征性退赃”的贪官一把 据检察机关指控,汪长根利用职务便利,先后多次收受建筑商、房产公司老总及机关干部所送的钱物折合人民币共计25万余元,而他的退赃数额仅有4万多元,显然不成比例,称之为“象征性退赃”非常贴切。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