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快餐店,一个忙碌的周五下午到傍晚,几个非常“群众”长相的演员——这样的长相让我们觉得“群众”就在我们身边。《服从》是这样一部成功的小制作犯罪心理惊悚片:基于真实事件改编,这一事件全美大约有70起记录在案,发生在30多个州。
在这家快餐店,一名就要晋升为收银员的年轻美女员工,被一个恶作剧的电话扰乱了平静的生活。电话那头自称是一名警察的人,以权威性的口吻告知值班经理,这名年轻女员工刚刚偷了一个顾客的钱包。这名值班经理被要求在警察赶到之前,对女员工进行翻包搜身和脱衣检查,寻找丢失物品。电话一个接一个,快餐店经理和职员们就这样被假警察耍得团团转,一次次对“偷窃物品”的女员工施以怀疑与侮辱。值班经理平时还算平易近人,但自从得到“警察”这个更大权力的凭借和指导,她的权力感逐渐得到加强,最终其身份已经因权力关系而与“警察”认同,仿佛自己也已经穿上了警服……
这是一场骗局,更是一次实验,是一个对普通人群获得权力之后逐渐迷失的人性审查。
40年前,在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大楼的地下室,津巴多随机指派一群普通善良百姓充当志愿者,一部分模拟监狱环境下的“狱警”,另一部分模拟“犯人”。实验开始时大家嘻嘻哈哈,后来“狱警”开始使用权力维持秩序,随后发展到滥用权力、滥用私刑、发泄个人情绪,犯人则不惜性命反抗,整个监狱陷入失控状态。那些健康、聪明、受过良好教育的年轻人要么变成了残忍兽性的“狱警”,要么变成了心理残缺的“囚犯”。
世界各地的许多心理学家在不同时期又重新做了这次实验,实验毫无争议地证明:对权力的盲从在某种程度上是人的天性,不分时间和地域。
其实《服从》的重点并不在骗局本身,因为这样的骗局太拙劣了,有经验的观众在一开始便能猜到骗局中的关键要素:那个警察是假的。但是别忘了,生活中这样的电话骗局已经让很多人受骗上当。影片的重点在于,当给予或获得,或者自以为获得权力的时候,我们应该保持小心和警惕。
《服从》让我们重新审视对于人性的天真幻想,更意味着邪恶是能够创造出来的。也印证了一点:权力会令人腐败!拥有越大的权力越能让人做出逾矩的事,即使对方和你一样都是生而平等的人!《服从》的结尾,值班经理请另外一个员工哈罗德来看管女职员,哈罗德提了一个问题:“Why?”虽然只有一个词,但它彻底改变了被羞辱者的命运和《服从》的剧情。
津巴多曾经解释说:世界上绝大多数的恶,并不是少数“坏苹果”犯下的,相反,而是普通人在特定的环境下做出的极端行径。“我们首先应该找出什么样的环境有可能激发出他们的恶行。与其说是坏苹果装进了好木桶,为什么不假设是好苹果装进了坏木桶从而变成了坏苹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