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代”又出事了,这似乎是近年来屡见不鲜的话题。各种“二代”,在中国已然成为一种社会现象,各种丑态见怪不怪。
如果犯事的这些个公子哥们,不是钱权集中营里的“名门之后”,那么,这一桩桩一件件也不过是不太起眼的寻衅滋事。但是,公子们的身上偏偏都贴着华丽丽的“二代”标签。于是,这些名爹名妈们也免不了被推上风口浪尖。毕竟,子不教,父之过。
当民众拿起道德大棒抨击这些“阔少”时,是否也应该我们的为人父母者、学校教育者共同反思,到底该怎样医治“二代”们的意乱情迷。
其实,围观和声讨这些犯了错的“阔少”们,意义并不大,探寻一下这些“×二代”们究竟是怎么被造成的,如何挽救他们,也许才是真正的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