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学术界的不端行为,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让历来尊师重教的国人倍感无语。

1
中国农业大学原校长、“三院院士”石元春学术腐败的消息一公布,就引起了舆论的一片哗然。 
2
北大"骗色"教授的情人小丽面对媒体不时掩面叹气,这个单纯的女孩在此前一直认定自己的情人可以让她就读北大,跳出农村。 
3
2010年,铁锤教授肖传国雇凶袭击方舟子,曾引起了学术界不小的震动。 

  中国有很多学术丑闻,学术研究领域里有很多“潜规则”,而最大、最坏、最可怕的“潜规则”,恰恰是对学术腐败的宽容乃至纵容。

1
近年来,中国的学术腐败可谓花样百出。 
3
论文抄袭等学术造假行为,对于很多高校师生来说,已经见怪不怪。 
2
学术造假,此假到底谁来打? 

  稍具洞察力的人都能明白,我们目前存在的学术腐败是一种体制性的腐败,要么改变人性,要么创新制度,这是我们必须做的一道选择题。

德国:大学教授搞学术腐败,曝光没商量

  在德国,严格的自律和廉洁高效的监督机制是抵制学术腐败的利刃。
    德国的马普学会享誉全球。1997年11月,马普学会通过了一份关于学术不端的《指南》,强调科研人员不能出现剽窃、欺诈行为,更不能强行占有他人成果。同时,还将一些不端行为与适用法律进行了介绍,规定了处罚的具体措施,例如载入个人学术记录、解除职位等。
    为了避免学术腐败现象,德国各大学也严格自律,都在自己的网站上公开声明坚决抵制。另外,在德国,媒体报道的黑幕,只要内容属实,不泄露国家机密,即属合法,而且消息来源绝对受法律保护,任何人不能对其进行调查。腐败丑闻一旦曝光,当事人就要引咎辞职。
    1997年1月,德国两位著名的癌症研究人员弗里德海姆·赫尔曼和玛丽昂·布拉赫被人举报在4篇论文中造假。腐败案件清理中心的调查小组介入后,公布了几十页的调查报告,两人伪造数据的情况彻底曝光。随后,两人被迫辞去职位。【详细

美国的第三方独立调查机构:科研诚信办公室

    在美国,有一个专门受理实名举报的科研诚信办公室。一项调查可能持续两年甚至更长时间,这期间,举报者与被举报者的权益都会受到保护。美国科研诚信办公室公布所有的处罚决定,被处罚者的名誉将永远和学术不端联系在一起。作为第三方独立调查机构,该办公室对调查过程的监督评审公正客观,这让他们对指控的处理获得信任。

1
2009年10月,曾被誉为韩“民族英雄”黄禹锡被判2年徒刑,缓刑3年。 

  一贯被称为“清水衙门”的高等院校也不那么“清”了,这让人们在心理上是难以接受的。道德之心的缺失正在危及我们的学术和艺术殿堂,而重建这一殿堂,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努力。

  往期回顾
名人之后的教与养
大爱点燃希望 献礼教师节
第10期:名人之后的教与养
大学致辞:信美之言关照理想与现实
茅盾奖不该自相"矛盾"
打工子弟的梦想何处安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