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陕西西安未央区第一实验小学为差生发放绿领巾,引起了舆论的一片沸腾。不过,对这所小学来说,设置绿领巾最大的问题或许不是违规,而是教育理念的错位。

11
西安未央区第一实验小学的小学生们,一些孩子胸前的绿领巾在人群中显得格外扎眼 。 
2
图为一个孩子坐上家人的自行车,便将绿领巾摘下。 

  绿领巾的堂皇出现,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时下基础教育的偏颇,折射出义务教育的一大死结。

"师德"缺失 "差生标签"是复活的教育暴力 
    “绿领巾”事件不仅体现了有些教育者教育行为的无能,“师德”的缺失更加令人忧心。教育者不同于企业的管理者,学生也不是冰冷的管理对象,为师者肩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神圣职责。然而,诸如给差生戴“绿领巾”、让学生风雨中表演节目欢迎领导、过教师节收礼、体罚学生等事件屡屡上演,充分说明缺乏一颗爱孩子的心,就容易做出违背教育规律的行为,师德也就自然打了折扣。孩子美好人生的开始,掌握在教师手中,教育者应用耐心、充满智慧的教育方法在儿童心中播撒智慧、宽容、自尊、平等的种子,而不是用有形无形的暴力去伤害学生。

1
校方称此举是为激励学生上进,家长认为这是给差生贴“标签”。
2
“你学习不好,戴绿领巾,我才是真正的红领巾……”这句话,源于两个孩子的嬉闹。 

  有多少违反教育规律、有悖师德,伤害孩子心灵的荒唐做法还在被一些教育者沿袭呢?这值得教育部门深思,也值得我们所有人反思。

"一考定终身"注定让分数成为唯一
    
从事考试研究的美国人奥德丽·艾美雷恩在揭示“一考定终身”的教育弊端时说:“教师将注意力都集中在了事关重大的考试上了,以致忽略了其他从根本上讲更重要的内容。”在此意义上说,老师既是应试教育的帮凶,同时也是受害者。应试教育的分数导向作用使得教师教学安排一切为了分数。分数决定教师的考评,晋级、涨工资,分数同样是老师的命根儿。分数让教师不得不对学生分三六九等,同样,也是这个分数,让差生汗颜,让优等生倍儿感优越。当成绩好坏能为衡量学生最重要的标准甚至是唯一的标准,谁能保证,绿领巾、蓝领巾、灰领巾此类种种能就此成为过去?

1
“绿领巾”之流,追溯源头,根子在现行教育评价考核体制出现了扭曲。 
[复制]2
在我们教育的各个领域、环节,各种各样的“绿领巾”还有多少? 

  在多方反对下,绿领巾很快会消失,但是这种粗暴而扭曲的教育观,何时才会消失?

  往期回顾
学术腐败 斯文扫地的象牙塔丑态
名人之后的教与养
大爱点燃希望 献礼教师节
第10期:名人之后的教与养
大学致辞:信美之言关照理想与现实
茅盾奖不该自相"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