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游戏中,真正承担损失的群体被隔离在外,他们没有充分的发言权、监督权和执行权,当参与方没有实质的损失时,自然难望实质性的推进。

一
7月2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党政机关停止新建楼堂馆所和清理办公用房的通知》,明确提出5年内,各级党政机关一律不得以任何形式和理由新建楼堂馆所。
二
“禁建令”变成“渐禁令”,不仅会使中央雷厉风行、铁腕治乱的行动成效打折扣,更容易使老百姓由期望变成失望,使政府公信力受损。从现实情况看,靠单一的“禁建令”很难遏制一些地方“盖楼”的冲动,即便能取得一时之效,也难保执行不走样、事后不反弹。

  今夏全国多地普遍遭遇高温,市民早已苦不堪言,媒体也对此有过详尽的报道,因此局长似乎不大可能不了解公众对于清凉的渴望。为何不能更主动、自觉地想到和处理这个问题呢?

  今夏高温天,市民乘坐没有空调的公交车可谓是备受煎熬。8月13日下午,苏州市交通局局长邵建林就亲身体验了一把“蒸笼车”—没有空调的108路,体验之后,邵建林局长承诺将尽快将非空调车换掉。据了解,苏州目前共有非空调车725辆,按目标要求,到2014年夏季,苏州所有非空调公交车将全部“下岗”,取而代之的是舒适凉爽的空调公交车。【详细】
一
7月29日,人民日报发表评论员文章:停建楼堂馆所就是要"一刀切"。文章指出,如果还有顶风越界的,就要“一刀切”加大问责,决无情面可讲。只有让挑战红线的人付出代价,才能以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要建立科学的博弈机制,让参与各方责权利真正匹配,使彼此只能在规则内游戏,无法私下媾和。而制度工具的力量就在于:能让参与者陌生化,使自己人成为陌生人,从而以同样的尺度公平竞争。

二
记者在各地走访发现,一些地方和部门转而以“商务中心”“综合业务大楼”“市民服务中心”等各种名义暗度陈仓。楼堂馆所穿马甲,并非新生事物,看看身边,多少“学习中心”“培训中心”,即是当年漏网之鱼。
一
 眼下,各地各部门都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而解决“四风”问题,教育党员干部重新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权力观、金钱观必须作为重点,从思想上彻底消除新建楼堂馆所的内在驱动力。

  为官一任,当造福一方。楼堂馆所“花样翻新”规避不了“禁令”,奢靡豪华反映不了政绩功勋,钢筋水泥堆不出群众的口碑。只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才是真正的“政绩观”。扒下楼堂馆所们的马甲,这是走向现代文明的必经之路,不论尝试多久,延宕多久,这个坎我们必须跨过去。

  往期回顾
为何要严惩法官"嫖娼"
为何谣言能击垮高福利政府
网上信访解决问题是关键
口罩实名制,权力越界的闹剧
公务员聘任制破冰试航
京华时报VS.农夫山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