聘任制公务员可以把市场机制引入公务员队伍,对打破干部终身制有极大帮助。不仅如此,聘任制公开招聘的方式,也使公务员任用过程更透明,更有利于社会监督。

  公务员聘任制正成一股“潮流”

  今年江苏将选择部分地区试点公务员聘任制。此外,福建首批聘任制公务员将陆续在漳州、厦门上岗;广西也拿出高层职位聘任公务员。公务员聘任制正成一股“潮流”。

  此前,人社部部长尹蔚民表示,人社部正就公务员聘任制制定相应办法,正在全国范围内试点,但将会有序推进。

  专家认为,后续聘任制公务员的大范围推行阻力则来自于公务员待遇终身制传统过于根深蒂固,预计行政执法类公务员将是发展重点。

  人社部人事科学研究院公务员管理研究室主任梁玉萍认为,公务员聘任制使得公务员选拔得以多样化。略高的薪酬、较短的任期,更能激励聘任制公务员工作积极性。

一
聘任制公务员是指机关在规定的编制限额内,经中央或者省级公务员主管部门批准,以合同形式聘任、从事专业性较强或辅助性工作、由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聘任合同期限一般为1至5年。

  实行公务员聘任制,目的在于打破“铁饭碗”,倒逼“太平官”。由此看来,这些“聘”字号的公务员,颇有作为激发官场活力的“鲶鱼”的意味。

一
虽然签订合同满10年者可按国家规定改签无固定期限合同,但如果发生渎职、贪污或其他触犯合同规定的违法问题,有关部门肯定会解聘并辞退相关聘任制公务员。一旦因贪腐等问题被辞退,应该说这样的聘任制公务员基本没有在公务员体系复出的可能。
二
目前2013年深圳公务员招考正在进行中,500余岗位吸引了42279人报名,竞争比已从2008年的1:52,升至如今的接近1:83。

  就公务员聘任制来讲,各地要总结好试点经验,完善相关制度,发挥出公务员聘任制的优点,同时规避不足,让聘任制公务员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实现其价值。

  配套制度不到位聘任制也有可能流产

  理想距离现实毕竟存在差距。聘任制由来已久,许多地方的试点也屡见不鲜,但对聘任制公务员的得失成败、经验教训的总结还略有不足。在相关配套制度尚未到位的前提下,聘任制异化为委任制,聘任制流产也都是可能出现的。

  新事物出现的时候,对之寄予一定的期待是正常的。然而,焦虑也是正常的。聘任制公务员会否遭到任意辞退呢?聘任制是否会规避委任制可以“混日子”的弊端呢?如何处理两种身份公务员的待遇差?“瓷饭碗”如果也同样结实,铁饭碗会不会也艳羡?如何保障聘任制公务员的职位晋升之路?如果没有相应的淘汰机制,造成“出口”不畅,也会存在混日子的风险。又如,聘任制公务员在没有错误的情况下,十年后是不是也能签订无限期合同呢?

  公务员聘任制既要基层实践也要顶层设计

  聘任制有很多优点,但这些优点和好处,目前均没有国家层面强有力法律制度保障,所有的探索和实践系地方“摸着石头过河”的地方行为。聘任制名义上打破了新中国成立后公务员的“终身制”和“铁饭碗”,赢取了民众对政府新一轮改革的支持和赞许,可谓“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但聘任制是否真的能为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注入新鲜活力呢?聘任制改革的真正方向在哪里呢?这绝非治慵能够囊括的。

  聘任制必须落到实处,真正有利于转变机关作风和提高政府公共服务本领,最终令民众生活更加幸福、更有利于实现“中国梦”,才能称为成功,否则只是一纸合同或应付式施行,不过是一种偷换概念和“换汤不换药”的假改革,带来的都是“运动式”的短期政绩效应,增加了行政成本和改革代价。

  充满期待,但不应诉诸随意化和简单化解读

  我们应对公务员聘任制改革充满期待,但不应诉诸随意化和简单化解读,毕竟一项改革“动一发而牵全身”,因为我们以前和现在都深受不规范录取公务员和随意提拔干部之苦。深圳实行公务员聘任制和职位分类管理改革4年来,通过社会养老保障、职位晋升交流等多项配套措施予以保障,目前更将聘任制公务员从政府口推广至党群口,从专业性职位推广至全部综合管理类职位,还规定所有通过公开招考、调动、调任等新进入深圳公务员队伍的,均实行聘任制,改革措施十分大胆,公务员素质能力得到提升,这本身就值得赞赏,但实际成效和方法经验仍有待时间考验和总结。

  结语:在腐败的阴霾中,人们难免对“药效”保持健康的怀疑。因此,公务员聘任制设计之初即要以壮士断腕的勇气,打破公务员终身制;在执行中,更不能违背制度设计初衷,要明晰坚决、公开透明地对公务员进行考察,决定任用和奖惩。只有不走样的执行,才会有不走样的“药效”。

一
福建省首批聘任制公务员今年陆续在漳州、厦门上岗。今年5月,漳州开始接受考生报名,月薪6000元,按国家规定参加社保和医保,享受住房公积金待遇。
二
今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在防城港市开展公务员聘任制试点工作。防城港市公开招聘聘任制公务员4名,分别为市发改委副总经济师1名、市住建委副总规划师1名、市财政局副总会计师1名和市统计局副总统计师1名。

  在腐败的阴霾中,人们难免对“药效”保持健康的怀疑。因此,公务员聘任制设计之初即要以壮士断腕的勇气,打破公务员终身制;在执行中,更不能违背制度设计初衷,要明晰坚决、公开透明地对公务员进行考察,决定任用和奖惩。只有不走样的执行,才会有不走样的“药效”。

  往期回顾
京华时报VS.农夫山泉
如何破解"中国式"难题
救治流感患者,财政不可旁观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抢票插件动了谁的奶酪
官员财产&个人隐私,无交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