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浩浩汤汤的媒体监督大战,不可谓之不壮观,在一篇篇“檄文“的”讨伐“下,农夫山泉迫起反击,并在近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声称遭受了不公平的舆论暴力。双方争辩的事实究竟是何,淹没于舆论声浪之中。
|
“连续27天,《京华时报》用了67个版面”
4月10日《京华时报》刊发报道《农夫山泉被指标准不如自来水》,报道引用业内人士说法:“农夫山泉瓶装水的生产标准还不如自来水“。
“标准门”事件发生之后,《京华时报》进行了持续追踪报道:4月12日,中国民族卫生协会健康饮水专业委员会确认,农夫山泉执行的标准确实不如自来水标准;4月17日,消费者因标准问题起诉农夫山泉;4月19日,浙江省卫生厅回应称浙江地标必须与国标一致;5月3日,《京华时报》报道称北京市桶装水销售协会通知下架农夫山泉桶装水;5月6日,北京市质监局介入调查,农夫山泉桶装水因标准问题停产……
|
政府机构、行业协会陆续进驻舆论场
4月10日,浙江省质监局食品监督管理处处长周晓林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这三份标准(《瓶(桶)装饮用水卫生标准》国家标准GB19298-2003;浙江省标准DB33/383-2005;广东省标准DBS44/001-2011)中微生物指标完全相同“,报道称,国家标准GB19298-2003出台后,地方标准比国家标准还严苛。《京华时报》称周晓林处长的说法是为”瓶装水正名“。
4月12日,中国民族卫生协会健康饮水专业委员会秘书长马锦亚在接受《京华时报》采访时称,农夫山泉执行的标准的确不如自来水标准,他表示,任何瓶装水企业都必须以国家强制性标注——GB5749为底线。
14日,中国民族卫生协会发文,对其会员企业农夫山泉始终不认错的强硬态度严厉批评,并在此确认,农夫山泉执行的产品标准不如自来水标准,有待于修正提高,同时该协会还指出地方政府涉嫌袒护作家。
一场舆论场的大战就此拉开。
|
|
 |
|
农夫山泉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中国大陆的饮用水生产企业,成立于1996年9月26日,原名为“浙江千岛湖养生堂饮用水有限公司”,所在地为杭州,是养生堂旗下的控股公司。公司拥有“农夫山泉”品牌,以“农夫山泉有点甜”的广告语而闻名于全国各地。 |
|
 |
|
2001年,人民日报旗下的京华时报社,在北京报业市场率先试水,集纳社会资金,以全新的机制引领中国报业改革,获得巨大成功;2011年,进入北京元年的京华时报社,完成了她的十年的积累和铺垫,“目前已占北京早报市场70%以上的市场份额”。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