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夏全国多地普遍遭遇高温,市民早已苦不堪言,媒体也对此有过详尽的报道,因此局长似乎不大可能不了解公众对于清凉的渴望。为何不能更主动、自觉地想到和处理这个问题呢?

二
今夏高温天,市民乘坐没有空调的公交车可谓是备受煎熬。8月13日下午,苏州市交通局局长邵建林就亲身体验了一把“蒸笼车”—没有空调的108路,体验之后,邵建林局长承诺将尽快将非空调车换掉。

  交通局长体验公交车成为新闻,映射出当前政务管理脱离民众生活的弊病,从而造成政务工作在很多情况下劳而无功,缺少针对性,也加剧了官民关系的割裂。

一
广东省卫生厅要求处级以上干部"微服"去医院体验看病难活动,8月13日召开总结会,参加体验活动的干部争着发言,讲述自己的遭遇。
二
8月20日一早,北京市医管局局长封国生一身休闲装,刻意戴了一顶棒球帽出现在同仁医院门诊大厅。排队挂号、等待就诊、缴费抽血……封国生像普通患者一样完成了就医全过程。

  希望领导将“体验”融入生活和工作本身,俯下身子过一过基层百姓的小日子,感受基层百姓的酸甜苦辣,真正读懂百姓的期待。

    体验“蒸笼车”应常态化制度化

  这次邵建林亲身体验“蒸笼车”具有偶然性。在当地电视台的节目录制现场,公交达人质疑非空调公交车司机夏天车上难熬。众目睽睽之下,邵建林才承诺亲自去体验一下。如果没有这个背景,或许邵建林就可能不会亲身体验“蒸笼车”。因而,领导干部下基层亲身体验百姓的甜酸苦辣,应当常态化,并形成制度,用制度来保障常态化,而不是心血来潮,想下就下,不想下就不下。

    只有理解百姓的苦,才能解决百姓的苦

  当前群众迫切希望得到解决的并不只有乘坐非空调公交车热这一问题,诸如到医院看病难、春运期间买火车票难等等,都是群众迫切希望尽快得到解决的现实问题。而群众迫切希望得到解决的诸多现实问题所以长期不能得到解决,或许存在多方面的具体原因,但是部分官员高高在上,不能感同身受民生疾苦,并由此而生发尽快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紧迫感,无疑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去年年底中央出台“八项规定”,要求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而官员深入基层一线,到人民群众当中去体验生活,感同身受民众的艰难与疾苦,显然也应成为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一种具体方式。唯有各级各地官员都能坚持深入基层一线,感受民生疾苦与艰难,并在此基础上推进各项问题尽快得到有效解决,才会有利于加快促进民生福祉改善,进一步密切干群关系,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 

一
四川省委农工委新农村处处长董进智,按照四川省“不打招呼一竿子插到底、进村入户蹲点调研”的方式,一个人到内江市和甘孜州调研。他说,作为一名“三农”工作者,参加工作近30年,真正一个人到群众中去近十年来还是第一次。他感受到:与群众的感情是“处”出来的,只有多到群众家中揭揭锅盖,多到田间地头拉拉家常,才能倾听到群众的心声,才能真正发现群众面临的问题。

  希望有一天,各级领导干部能真真正正的走到群众中间,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坐一条船,少一些花里胡哨的作秀,多一些实实在在的转作风!只有切实到群众中去,确实成为群众中一员,才能更好的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最终实现干群关系的水乳交融、鱼水情深。

  往期回顾
为何要严惩法官"嫖娼"
为何谣言能击垮高福利政府
网上信访解决问题是关键
口罩实名制,权力越界的闹剧
公务员聘任制破冰试航
京华时报VS.农夫山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