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一场“史上最惨烈”的电商大战在全国打响!京东商城与苏宁易购为交战双方,国美电器等数家电商相继卷入。9月5日,发改委价监局初步调查认为,有电商在价格战过程中存在涉嫌价格欺诈行为。京东商城公开致歉,并表示将“以此为戒,深刻反省”。

1
“不赚钱,也要堵截京东。”“如果苏宁敢卖1元,京东的价格一定是0元!”数月来愈演愈烈的电商价格战,8月15日迎来高潮——苏宁电器和京东商城两家展开大厮杀,目标直指“大家电无底限的便宜”。
2
电商价格战8月15日如约展开。京东商城、苏宁易购、国美商城三家电商的家电产品价格当日针锋相对,互不相让。
3
8月15日半天时间,京东大家电的销售额就突破2亿元,全天大家电销售额突破3.5亿元。而截至15日下午6时,苏宁易购网站访客数也比去年同期增长了近10倍,整体销售规模同比增长了10倍。

  发改委调查三大电商在“价格战”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虚构原价;未履行“零毛利”承诺;标明无货实际有货;重合商品少。价格欺诈为何在不同地方、不同行业不断发生?问题恐怕还是出在监管力度和落实上。商业欺诈的惩处是有法可依的,作为商家,并非不知法不懂法。市场的长期健康运行需要诚信来保证,这一理念也早成为社会共识。

1
8月14日夜间,部分商家悄悄提升了商品的价格,其中京东商城1.22%的数码家电类商品涨价,平均涨幅超过585元,在平均涨价金额上排名榜首。排在其后的分别是库巴、国美、当当、苏宁和易讯。而库巴的涨价商品占比排名最高,达1.87%。
2
实时查看“比价擂台排行榜”发现,在许多标榜“最低价”的商品中,超过半数都处于无货状态。缺货率表格显示,15日当天,京东的缺货率高达29.63%,国美为2.76%,苏宁为11.12%。

    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令现行规则不能涵盖所有不正当竞争行为。因此,制定电商竞争专门法规已是当务之急。而无论是纠偏还是制度完善,目的只能是一个:让消费者权益得到确实保障。这是电子商务市场能够持续繁荣的关键所在。

1
中国电子商务报告白皮书披露的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电子商务交易额达5.88亿元,占国民经济的比重达到12.5%,网络零售市场交易规模达7825.6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4.32%。电子商务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非常明显。如何规范电子商务发展,建立良性有序的市场体系,已经成为学术界和企业、消费者关心的焦点。
2
通过价格战,企业找到了管理的不足,有的做出了道歉,也不得不承受自损商誉的恶果;商务部和发改委等相关部门及时作出了符合时宜的表态和介入,还给公众一个真相。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应当继续鼓励企业主动竞争,严厉打击违法竞争,努力打造公平竞争的商业环境,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对企业而言,要考虑持续发展,与其冲动的不负责的竞争,不如考虑怎样创造新的经营模式;对于消费者来讲,应当着眼长远利益,面对低价"蛋糕"要保持理性;政府在市场出现问题、出现缺陷时,应当及时起引导作用,更重要是用好法律手段来规范整个行业,以保持行业的健康发展。

  往期回顾
改变政绩观杜绝"面子工程"
请给运动员包容与善意
消极比赛,莫让道德让位规则
北京暴雨:是天灾更是人祸
"刻章救妻"的男儿之殇
我可以骚,你不可以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