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会就是一场大PARTY,就是比一比谁跑得快、谁跳得高的“游戏”,赢了固然可喜,输了也并不丢人,说到底,或赢或输都没有什么了不起,奥运会上没有真正的失败者。

  要金牌不要金牌主义

  金牌主义盛行,拿到金牌的运动员和没有拿到金牌的运动员回国后遭遇冰火两重天,说明我们的社会变得越来越功利,金牌上附着了太多的利益,当人们迷失在利益当中,就会忘记了体育运动的目的本身。

  要金牌,不要金牌主义。我们的政府和民间都应该走出金牌主义的误区,平等对待每一个作出过努力的运动员。目前虽然暂时做不到完全剥离附着在金牌上的诸多利益,但给每一个从伦敦回来的运动员一个热情的拥抱,还是可以做得到的,这会使我们的社会变得温暖。【详细

  把金牌作为目的来追求,就成了金牌主义或锦标主义了。金牌主义其实是体育运动的一种异化。金牌如果成了目的,体育运动就会损害人们的健康而不是增进人们的健康。

  消极比赛被取消资格,不冤 

  对于消极比赛,不能说没有前车之鉴。在2002年的世锦赛上,中国女排就因为在已经出线的前提下消极比赛以挑选对手,受到谴责和非难,最后不得不向全国人民道歉。由于国力越来越强大,冠军渴望得到释放,体育承载的政治、正名等功能衰减,这些不合规则的东西在逐渐减少,体育竞赛朝着纯粹化的方向,加速快行,体育追求更高、更快、更强的内在精神需要更为深刻的体现。

  中国队和不少网友都认为,这次奥运会的赛制有漏洞,为两连胜的队伍选择对手留下了机会;选择对手,并不违反规则。但须知,具体规则可能有漏洞,总的大原则绝没有漏洞:奥运会就是追求更高更快更强,“最重要的事情不是胜利,而是斗争;不是征服,而是奋力拼搏”。符合了具体规则却违背了大的原则,触及高压线,受到处罚就是必然结果了。这实际上,是为羽毛球球队领导者一个时期以来的错误思想和带队方针买单。 【详细

  国羽"消极门",别归咎于规则  

  将国羽“消极门”归咎于规则,暗中带有这样一种思维:任何有违反基本规范的行为,都可以拿规则缺陷作盾牌。这种思维模式的结果,是弱化应该进行的反思,并可能为类似行为提供免责通道。现实中,这样的事已经屡见不鲜。

  对于奥运会和体育精神的理解,被简化为“更高、更快、更强”,被浓缩为荣誉场,并由此创造了带有功利色彩的体育培训体系和价值评估体系。中国军团不断取得的金牌,因为验证了这一模式的成功性,而深入到了许多国人的思维中。 【详细

1
在31日的奥运会羽毛球女双小组赛A组最后一场比赛中,世界第一的中国组合于洋/王晓理以14:21和11:21爆冷不敌韩国组合郑景银/金荷娜,双方在场上失误频频,击球不是出界就是下网,温布利体育馆内嘘声四起。
1
2004年8月28日,雅典奥运会男子110米栏决赛上,刘翔以12秒91,平了由英国选手科林·杰克逊创造的世界纪录,夺得了金牌,成为中国田径项目上的第一个男子奥运冠军,创造了中国人在男子110米栏项目上的神话!
2
在经过听证会的审查之后,国际羽联和奥委会共同决定关于中国组合于洋/王晓理、韩国组合郑景银/金荷娜、河贞恩/金敏贞和印尼组合波利/梅来娜等八名运动员的指控成立。她们将以“消极参与比赛,未能尽全力争取比赛胜利”的名义被取消参加女双第二阶段交叉淘汰赛的资格。中国体育代表团表示充分尊重世界羽联的处罚决定。
复制2
在经过听证会的审查之后,国际羽联和奥委会共同决定关于中国组合于洋/王晓理、韩国组合郑景银/金荷娜、河贞恩/金敏贞和印尼组合波利/梅来娜等八名运动员的指控成立。她们将以“消极参与比赛,未能尽全力争取比赛胜利”的名义被取消参加女双第二阶段交叉淘汰赛的资格。中国体育代表团表示充分尊重世界羽联的处罚决定。

  作为纳税人,“中国人”为运动员们凑了点经费,但除了可能收获一点“集体荣誉感”之外,并无分毫实利,现在要他们为事情的某些错误负责,那真成躺着中枪了。

1
2006年7月11日,刘翔以12秒88的成绩获得瑞士洛桑田径超级大奖赛金牌,并打破沉睡13年之久的12秒91的世界纪录。这是亚洲男子110米栏的选手迄今为止唯一一次打破世界纪录。
2
08年奥运会,刘翔决赛票面价格为800元的门票最高炒到了15000人民币一张,但刘翔赛后,决赛门票最高降幅达到7倍以上,跌至2000元以下。很多人的决赛门票就砸在了手里,一时之间,刘跑跑、骗子的骂声铺天盖地。

  奥运会,其实本该是凝聚一个国家人心、提振一个社会信心、强化一个群体共识的公共活动。但是,奥运会期间,民间舆论场的那种语言暴力已将这种奥运共识撕得片甲不存。

  利益链面前,刘翔已成棋子

  “像是一颗棋,进退任由你决定,我不是你眼中唯一将领,却是不起眼的小兵……”这是王菲的《棋子》里面的歌词,恰是刘翔如今尴尬境况的一个写照。

  据《信息时报》报道,此次伦敦奥运会,刘翔背负着17个赞助商合同踏上110米栏的跑道。《郑州晚报》也发问:“人们能想象得到的是:如果刘翔正常比赛拿不到好成绩,他的广告效应、商业价值,可能会受到太大的影响;相反,如果是因为伤病,其广告效应、商业价值,可能不降反升。”

  可以说,赛场上的刘翔,不仅为拼搏金牌的激情所驱动,更为商业氛围所笼罩,原本朴素的体育精神已不再单纯。在发令枪响的那一刻,体育本身的更高、更快、更强的奥利匹克精神夹杂了过多的水分,一个小小的棋子,承担了太多的“重任”。

  奥运,全民已不再齐共享

  奥运会,其实本该是凝聚一个国家人心、提振一个社会信心、强化一个群体共识的公共活动。因为,体育运动中有共同的兴趣和追求,金牌中有共同的价值观,追求认同中凝聚着共同的光荣与梦想——当国家队的选手站在领奖台上,国旗升起国歌唱起的时候,我们的内心会涌起一种本能的国族认同感。所以,奥运期间,往往都是爱国主义情怀最热烈的时候,国民会在奥运的精神感召和对国家队的关注中,凝聚在一起。

  但是,奥运会期间,民间舆论场的那种语言暴力已将这种奥运共识撕的片甲不存。“五毛”与“公知”、“爱国”与“叛国”…..各种标签赋予了各种言论更加荒唐的韵味,一枚小小的金牌,不仅引发出爱国精神真伪之批判,更引发国家体制之批判,这种激愤舆情的背后,则是和谐、健康、拼搏的奥利匹克精神的远去,悲哀!

1
四年前的退赛,人们的惊愕大于不满,原因在于事先根本不知道;四年后,事先依然不透明,没人确定刘翔到底能不能比赛。而这样不透明的伤情信息,正是阴谋论盛行的最大原因,至于刘翔到底怎么想的,已经不重要了。
2
图为刘翔科研组的三位专家。为了刘翔能跑出好成绩,中国田径队的“举国体制”几乎全用在了刘翔身上。由此产生的花销,可想而知。据粗略计算,国家在刘翔身上投入的费用每年高达四五百万元,从雅典到北京周期保守花费三千万元,从北京到伦敦呢?加上治疗,康复训练等费用也许还不止这个数。

  有这样一条疯传的微博:“腾讯微博逼你跑、耐克逼你跑、可口可乐逼你跑、安利纽崔莱逼你跑、VISA逼你跑、伊利逼你跑、中国邮政EMS逼你跑、凯迪拉克逼你跑、交通银行逼你跑、……然而,最懂你的却是栏架,他轻轻拦住你,告诉你:刘翔,你太累了,该歇歇了……”是的,不仅刘翔该歇歇了,民间那种浮躁的舆论也该歇歇了。让我们在宁静的世界里,共同去思考奥林匹克的真正含义,去思考运动员的真正价值。

  往期回顾
消极比赛,莫让道德让位规则
北京暴雨:是天灾更是人祸
"刻章救妻"的男儿之殇
"可骚不可扰",苍白的权利表达
拯救社会道德,从唤醒职业精神开始
从局长叫屈反思"潜规则发财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