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诉人的素质和能力不仅干系我们出庭支持公诉的成败,也关系到公诉的法律效果、社会效果的实现与否,更直接关系到我们检察机关的形象和声誉。
|
公诉人必须要有高度的社会正义感
作为一名公诉人要有高度的社会正义感,因为在人民群众的心目中公诉人就是正义的化身,必须要有强烈的正义感。我们主要是在锻造公诉人的政治品质、政治信念、职业操守方面培养公诉队伍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公诉人对检察事业、特别是公诉事业的敬畏心和对社会的不公正现象的正义之心。
|
公诉人的知识储备要多元化,要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在培养公诉人的知识储备上,不仅要求公诉人能够熟练掌握刑法、刑诉法,还要掌握其他的诸如民法、经济法、行政法一类的法律。比如说WTO的相关知识、知识产权的有关制度,甚至一些金融热点、金融问题,这都是我们在办案当中必须熟练掌握的。 其次,公诉人还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素质。因为一个良好的心态,沉着、冷静是做好出庭公诉的一个重要方面。去年我们有11人参加了心理咨询师的考试,有9人通过,这个通过率在全市乃至全省都是非常高的。
|
将公诉队伍建设与社会管理创新相结合 公诉人的工作应融入社会管理创新,要不断拓展群众思路,提升化解矛盾的能力。“办案子就是化解矛盾,办案子就是做群众工作”。
我们在公诉环节引入了第三方介入制度,邀请法律援助律师、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和人民监督员参加有矛盾隐患的公诉工作。加大释法说理的力度,将释法说理的范围已经拓展到审查起诉,不起诉、抗诉和不抗诉等公诉的各个环节,力求实现案结事了人和。同时积极健全亲民谈心的方式,比如说向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家长制作《告家长书》,共同来对未成年人实施帮教。应该说近几年来,我们的公诉工作一直是走在全市前列,在全市有一定口碑和品牌的。
|
|
 |
|
江苏东海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宋金玲做客正义网。 |
|
 |
|
江苏东海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宋金玲做客正义网,就基层检察院公诉队伍建设的有益经验与广大网友在线交流。 |
|
 |
|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全国模范检察官刘胜利开始,几代东海检察人潜心耕耘,一步一个脚印推进东海的检察事业。新一轮的基层检察院建设热潮中,东海检察院再次显示出强大后劲,水到渠成地跻身全国先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