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革中央主席万鄂湘。资料图
正义网北京3月6日电(记者 谢文英)“中央出题,民主党派组织政协的社会法制委员会积极参与,然后撰写调研报告。这种调研方式激发出的法治推动作用是无穷的。”新当选的民革中央主席万鄂湘在今天下午举行的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首场记者会上,向中外记者介绍了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路径。
“随着依法治国方略实施的不断推进,近几年,社会和法治成为民革中央参政议政的重点。”万鄂湘以数据加以说明:每一届政协大会开幕的时候,民革中央提交的提案四分之一涉及社会和法治,议题包括住房保障、医疗保险、司法体制改革、公益诉讼、农村法治环境建设等方面。
民主党派是如何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这个问题引起数百家中外媒体的兴趣。“我们有一个提案叫水资源的司法保护,这是民革中央在全国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上提出的。观点就是建议按照中国海事法院的管理体制成立专门管水的或者专门的环境保护法庭。”万鄂湘举例说明。
“大家可能要问,为什么要按海事法院的体制呢?”万鄂湘解释说,中国的法院一般是按行政区划设置的,唯独海事法院是按流域设置的。这样便于统一司法标准,排除各种干扰。
万鄂湘说,提案产生了积极效果。比如,贵阳率先设立了环境保护法庭,把贵阳市的三大库区全部由一个法庭管起来,突破了行政区划的概念。随后,昆明的滇池也专门成立了环境保护法庭,江苏无锡的法院也成立了专门的环境保护法庭。不过,这些都是表面现象,更重要的是,这项提案助推了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产生。
此外,民盟中央主席张宝文、民建中央主席陈昌智、民进中央主席严隽琪、农工党中央主席陈竺、致公党中央主席万钢、九三学社中央主席韩启德、台盟中央主席林文漪和全国工商联主席王钦敏,分别介绍了其所在民主党派、全国工商联的特点和作用,并同记者畅谈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