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部韩国电影《辩护人》很受中国观众的热捧,对于很多观众愿意把电影看成主人公宋佑硕成为一个抗衡“强权”的“维权斗士”,甚至有朋友在推荐该片时告知可以从电影的后一个半小时看起的感受,我倒觉得,法庭上宋佑硕的激辩不过是电影一个华彩的高潮,而真正内涵的东西,恰恰是前一个多小时里的情节铺垫。
宋佑硕,釜山高中毕业,为了考到律师证,一边在建筑工地打工,一边在四面通风的工地上备考啃书,连吃饭都是赊的汤饭老板娘的账。皇天不负苦心人,宋佑硕当上了法官。但是生活依然清苦。后来嗅觉敏感的他看到了房产登记的重大商机,于是毅然辞职,开起了自己的律师行。为了拓展业务,不放过任何一个可以宣传自己律行业务的机会而成为所有律师同行的笑柄,然而,宋佑硕就是靠着这一点,业务滚雪球地壮大起来。有了钱的宋佑硕住进了自己曾亲手参与建造的观景楼。当他去还老板娘的欠账时,老板娘说:“自古以来,旧账不是用钱而是用往来来还的”。此后,宋律师的律所招了新人、换了装修、添了设备,但是每天的“汤饭”却一定不变……
就在有海东建筑这样的大公司找上门来的时候,“汤饭大婶”的儿子失踪一月有余,等知道下落,已将被以“赤色分子”的嫌疑接受刑事审判。一边是可以大款进账的公司大案,一边是冒着顶撞“公权”风险的恩人求情;一边是自己新业务的拓展领域,一边则是自己一向不认同的“以卵击石”。那么究竟是是什么让宋佑硕选择了后者而非前者? 我相信,宋佑硕跨出的这一步,正是如此,动机仅仅是报恩。而他法庭上的表现,则是充分展示了他作为一个刑事辩护律师的专业、勤奋和为当事人权益抗争时的果敢、勇气以及使命感。
而当宋佑硕自己被以违反集会与示威的法律作为犯罪嫌疑人接受审判时,全釜山142名律师中有99名作为辩护人出席法庭,看着身后一个个为自己挺身而出的同行,而他们曾经就是嘲笑、耻笑过自己的人,宋佑硕从开始的面无表情到欣慰而笑再到热泪盈眶……电影戛然而止,在缓缓的音乐声中,黑色的屏幕上只有演职表在匀速上移,而此刻的观众,还能内心平静的想必无几。
介绍说电影的主人公原型就是后来成为韩国总统的卢武铉。不管宋佑硕最后成没成总统,作为一个曾经的屌丝,无声坐在法庭被告席的那一刻能赢得如此广泛的声援,不论是做人还是做律师,他已然成功。现在再回头看他的成功,我以为其中最重要的几个因素是:
永不放弃的执著心:宋佑硕凭自己的毅力和不放弃的决心,通过了律师考试,并且在当了多年法官之后,毅然辞职,开了自己的律师行。不管如何被歧视受嘲笑,宋佑硕忍辱负重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在自己认定的道路上。
知恩图报的感恩心:我认为这一点在这部电影中对主人公是至关重要的。人生到最后拼的就是人品。潦倒的时候,欠了“汤饭大婶”一个月的饭钱,这笔债应该一直都在宋佑硕的心里压着,等终于有一天自己有能力了,他连本带息要去还这笔钱。而比之更伟大的是“汤饭婶”。只是汤饭大婶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的滴水之恩,得到了涌泉相报。这是人性最美的地方。
业精于勤的责任心:观众有理由相信在很短的时间里,宋佑硕能法庭上熟背法条,绝对是花了苦功的,而在庭审尚未正式开始,他就打断法官的话,自信满满地搬出《宪法》直指庭审现场违法时,底气正是来自于自己对法律原则的精确把握——“根据无罪推定的原则,法庭的判断只能根据这次审判提交的证据来做,审判还没开始,任何把被告人当犯人的法庭习惯性行为,本辩护人都无法认同……”
追求真相的使命感:追求真相或者是使命抑或更是爱国。怎么成爱国心了?如果一定要在《辩护人》中找一句最影响我的台词,是八个字:“说出真相,才是爱国。”我相信真相的价值,是多少的谎言也无法等价的!然而追求真相,不止需要勇气、毅力,还要有“砍头只当风吹帽”的牺牲精神。显然,在寻求朴镇宇刑讯逼供的真相中,宋佑硕提着的正是自己的脑袋和后半辈子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