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摄时一个名字,播出时换一个名字;地面频道时一个名字,卫视上星时又一个名字。”电视剧改名如今成为电视圈一种怪象,今日这种情况集中出现,让人啼笑皆非。电视台这样做,说得好听一点是让电视剧旧貌换新颜,说得难听点就是想忽悠着观众看。电视台仅仅通过改名就想赢得收视率未免也太把观众当傻子了。
1
那些被改名的电视剧:《悬崖第二部》原名:《雪狼》《甄嬛前传》原名:《宫》《烽火佳人》原名:《雾都》《攻心》原名:《姹紫嫣红开遍》《离婚进行曲》、《再婚进行时》原名:《深白》《菊子》《被欺凌的女人》和《地主家的女人们》原名:《天道,人道》
2
如果说《甄嬛前传》《悬崖二》是电视剧名“抱大腿”的极致个例,如今打着“XX系列”高调“撞脸”的电视剧则更是比比皆是。大量同类题材扎堆,讲的是类似的故事,片名也自然逃不开那些雷同的元素,大同小异。
  电视圈里的改名、跟风,让人看得云里雾里。这背后都可以用一个“钱”字串起来:一部好剧收视高,制作方、电视台、演员一干人等都赚得盆满钵满,于是大家开始纷纷涌入,想来分一杯羹,使得拍剧纯粹为钱服务,缺乏艺术追求的电视剧制作没有创作性,跟风、模仿比比皆是。
1
今天“傍”甄嬛了没:第一季《甄嬛前传》(又名《宫》);第二季《戏说甄嬛》(又名《步步惊心》);第三季《甄嬛秘史》(又名《宫锁珠帘》);第四季《甄嬛传》(又名《后宫?甄嬛传》);第五季《甄嬛后传》(又名《还珠格格》)。“这才是281集的电视剧《甄嬛演义》,看全了吗?”
2
2012年的荧屏,四爷的身影可谓无处不在———甲台正和若曦暧昧,乙台又和怜儿缠绵,丙台还苦恋晴川,丁台又娶了甄嬛……网友们感慨:“生活就像四爷,不是你换台就能逃避的。”
   这种盗用其他剧集名称的事情完全是一种投机取巧的行为,如果对此视而不见,不加禁止,任由电视台做推手肆意跟风改名,最后受到伤害就不只是广大观众,还有我国电视剧事业的健康发展了。
1
文化界的跟风比商业跟风炒作更加恶劣,如同当年一本《谁动了我的奶酪》火热发行,直接带动了《谁要动我的奶酪》《我动了谁的奶酪》《谁敢动我的奶酪》《谁动了谁的奶酪》等等山寨图书。
2
“虽然《雪狼》和《悬崖》均以伪满洲国为背景,而且都是谍战戏,但讲的是完全不同的故事,电视台这样张冠李戴,太离谱了。” 作家全勇先还跟《悬崖》的编剧刘江打趣:“按辈份,《悬崖》应该叫《雪狼二》才对。”事实上,《雪狼》早在2007年就开播了,是一部旧作。
   电视剧改名这样的“作弊”行为急功近利不厚道,只会招来骂名。改名不是提高收视率的法宝,如何提升影视剧作品的质量,才是关键和根本。
  往期回顾
傍名人要谨防侵权
限广令驾到 广告能否去无踪?
名人爆粗 真性情还是不文明?
名人之后的教与养
矛盾文学奖自相"矛盾"
"鬼子进村"背后的文化糟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