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国家信访局门户网站的网上投诉全面放开。足不出户即可表达利益诉求、查看办理过程,这一举措在很大程度上是以信息化方式完善信访工作体系、重整信访工作格局,体现着信访制度面向时代的创新。

一
7月1日起,国家信访局门户网站网上投诉全面放开受理内容。

  信访适应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不仅是为了技术上与时俱进,拓宽民意表达的渠道,更要主动探索网络技术可以带来哪些工作方法上的改进甚至颠覆。舒晓琴局长提到的信访过程和结果要实现“可查询、可跟踪、可督办、可评价”,是对网上信访的新要求,而这样的流程也与时下的网络购物颇有几分相似。

  网络接访切忌“坐诊不号脉”

  电子政务的核心价值之一,就是要大力改善政府的公共服务,不断提高公共服务的水平和质量。所以,建立健全网上信访事项办理机制和网上回访、网上督查制度,切实提高信访事项办理效率,依托网络平台打造阳光信访,逐步解决好网上信访过程和结果可查询、可跟踪、可督办、可评价等问题,使信访工作的全过程接受群众监督,就是网络接访最迫切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网络接访,切忌“坐诊不号脉”。我们希望,在网络接访时,要高度重视解决初信初访问题,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不使社会矛盾因为解决不力而致事态扩大,力争做到“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使网络接访助造福民生福祉。

一
国务院副秘书长、国家信访局局长舒晓琴指出,要充分认识推进信访信息化建设的现实紧迫性,全面放开投诉受理内容是大势所趋、形势所需。 要依托网络平台打造阳光信访,逐步解决好网上信访过程和结果可查询、可跟踪、可督办、可评价等问题,使信访工作的全过程接受群众监督,以此提升信访部门的公信力。

  实现网上与网下的良性互动,评价标准不是访问量、网上投诉量,而是看究竟化解了多少矛盾,维护了多少合法权益,改进了多少工作作风。

一
近年来,“网络问政”风生水起,全面开放网络信访,既是大数据时代顺应网络公民诉求剧增的客观需要,更是拓宽畅通民意表达渠道、有效化解矛盾冲突的切实举措。
二
互联网时代,提供了无限可能,信访也不例外。网上信访并不仅仅是传统信访的补充,它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若利用得当,网上信访完全可以比传统信访更高效、便捷,未来甚至可能成为主流信访渠道。

  物不得其平则鸣。信访制度设计的初衷,就是让人民群众有地方说话;作为独具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信访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展开之际,信访部门开通网络投诉迈出了密切联系群众的又一步,能不能“不虚”、“不空”、“不偏”,取得效果、落到实处,我们充满期待。

  往期回顾
网上信访解决问题是关键
口罩实名制,权力越界的闹剧
公务员聘任制破冰试航
京华时报VS.农夫山泉
如何破解"中国式"难题
救治流感患者,财政不可旁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