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20年主流媒体公开报道中,筛选、审核、评定年度十大检察新闻、十大法律监督案例,向社会集中展示检察工作新进展、为民服务新举措、法律监督新成效,更好地发挥新闻宣传对检察工作的引领、推动作用。 |
2020年,全国检察机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推动“四大检察”“十大业务”取得新进展、新成效。为增进社会各界对检察工作的了解和支持,检察日报社定于2020年12月至2021年1月组织开展2020年度十大检察新闻及十大法律监督案例评选活动。
初评:2020年12月中旬,根据重要性和社会关切度,分别筛选出30条“2020年度十大检察新闻”初选条目、30条“2020年度十大法律监督案例”初选条目。 复评:2020年12月下旬进入复评,组委会从政治站位、新闻价值、社会影响等角度,对初选条目进行认真审查。 定评:2021年1月中旬,在最高检机关召开“2020年度十大检察新闻及十大法律监督案例定评会”。定评评委现场分别对候选条目进行不记名差额投票,以得票多少为基础,统筹考量,评选出“2020年度十大检察新闻”“2020年度十大法律监督案例”。 |
投票时间:2021年1月1日至2021年1月5日。 投票规则:在初选条目中,各选出10条您心目中的“2020年度十大检察新闻”“2020年度十大法律监督案例”。 |

- 2020年2月至4月,检察机关共批准逮捕涉疫刑事犯罪3751人、起诉2521人,办理涉口罩等防护物资监管、医疗废弃物处置、野生动物保护等领域公益诉讼案件2829件。
- 2020年7月,最高人民检察院下发《关于充分发挥检察职能服务保障“六稳”“六保”的意见》,提出了11条具体举措,对充分发挥检察职能服务保障“六稳”“六保”作出细化要求。
- 2020年3月16日,两高一部联合发布《关于办理涉窨井盖相关刑事案件的指导意见》,及5件涉窨井盖犯罪典型案例,回应当前办理涉窨井盖相关案件的难点问题,指导司法机关准确认定涉窨井盖相关刑事犯罪。
- 《规定》设置了涵盖“四大检察”“十大业务”,分层分类的检察官业绩考评指标,确定了79类业务、160项质量指标、106项效率指标、46项效果指标,明确了三类指标的计分规则和方式。
- 2020年1月初,最高人民检察院制发《检察机关案件质量主要评价指标》,建立以“案-件比”为核心的案件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这是检察机关首次针对案件质量研制评价指标。
- 在最高检领导的带动下,2020年以来,各级检察机关领导干部带头办案常态化,大检察官普遍亲自接访、主持公开听证。据统计,2020年1至10月,全国省级院检察长亲自接访案件48件。
- 2020年10月15日,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张军在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上作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人民检察院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情况的报告。这一制度在推进国家治理中的优势充分彰显。
- 2020年7月,最高人民检察院下发《关于开展涉非公经济控告申诉案件清理和监督活动的通知》,组织全国检察机关开展涉非公经济控告申诉案件清理和监督活动,该专项活动到2021年2月底结束。
- 2020年8月28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联合出台《关于依法适用正当防卫制度的指导意见》,对依法适用正当防卫制度涉及的相关问题作出系统规定。
- 2020年10月20日,最高人民检察院以“检察听证,让公平正义可触可感可信”为主题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人民检察院审查案件听证工作规定》,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检察机关以听证方式审查案件工作。
- 2020年,检察机关在疫情防控期间出台服务保障“六稳”“六保”的11条意见,提出的37项具体检察政策中有22项涉及民营企业权益保护,专门强调落实“少捕慎诉”司法理念。
- 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高度重视案例指导工作,多次强调“指导性案例是检察工作落实‘讲政治、顾大局、谋发展、重自强’检察工作主题的抓手”。仅2020年,最高检就发布9批34件指导性案例。
- 2020年1月14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检察机关服务保障长江经济带发展工作情况,发布《绿色发展·协作保障 服务保障长江经济带发展检察白皮书(2019)》。
- 2020年3月27日,最高检、公安部共同制定并印发《关于加强和规范补充侦查工作的指导意见》。11月底,最高检下发8起检察机关补充侦查典型案例,涵盖审查起诉、不批捕、介入侦查引导取证等多个环节。
- 2020年4月25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2019年度检察机关保护知识产权典型案例》。11月6日,最高检以内部综合办案组织形式组建知识产权检察办公室,加强知识产权全方位综合性司法保护。
- 最高人民检察院与国家监委、公安部、司法部、教育部、民政部、国家卫健委、全国妇联、共青团中央会签下发了《关于建立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制度的意见(试行)》。
- 2020年4月22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和中央军委政法委员会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军地检察机关公益诉讼协作工作的意见》,丰富了军地检察机关协作内容。
- 2020年6月29日,最高检召开全国检察机关“公益诉讼守护美好生活”专项监督活动动员部署电视电话会议,决定自2020年7月,开展为期三年的“公益诉讼守护美好生活”专项监督活动。
- 2020年是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收官之年。1月至9月,全国检察机关共批捕涉黑恶犯罪4876件13380人,起诉涉黑恶犯罪8223件58234人,其中起诉涉黑犯罪2079件22538人。
- 2020年10月底,最高人民检察院首次启动跨省监狱交叉巡回检察,历时一个月时间。11月10日,巡回检察组统一出发,前往指定监狱开展跨省监狱交叉巡回检察工作。
- 2020年3月,最高检部署开展了信访积案清理活动。经全面摸底排查,共排查出348件信访积案。截至11月15日,最高检确定的348件信访积案已办结334件,占全部信访积案的96%。
- 最高检联合20家新闻媒体、网站组织开展了“守望正义——新时代最美检察官”评选表彰活动。2020年11月30日,评选结果揭晓。10名同志被授予“守望正义——新时代最美检察官”称号;10名同志被授予提名奖。
- 2020年6月,最高检向全国检察机关发出学好用好民法典的动员令。要求各级检察机关把民法典贯彻落实到“四大检察”“十大业务”中,切实提升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品质,并部署了五方面的工作。
- 会议强调从厚植党的执政基础和检察事业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抓基层强基础;提出要紧紧抓住基层院建设的主要矛盾,提升基层检察队伍能力水平;要求以办案监督为中心,把服务大局、司法为民的政治责任落实在基层。
- 最高检成立惩治网络犯罪维护网络安全研究指导组,并在检察理论研究所设立网络犯罪理论研究中心,统筹协调做好深化打击惩治网络犯罪的各项工作,加强检察机关打击网络犯罪的研究和指导。
- 2020年前9个月,全国检察机关共受理国家司法救助13974件,同比上升49.6%。实际救助人数12807人,共向3543名扶贫对象发放司法救助金4614.1万元。
- 截至2020年9月底,全国共有33102名检察官在45108所学校担任法治副校长。其中,省级层面实现全覆盖。2019年以来,全国检察官法治副校长讲课3.3万余人次。
- 2020年9月18日,最高检召开以“入职查询,让孩子上学更放心”为主题的新闻发布会,联合教育部、公安部发布《关于建立教职员工准入查询性侵违法犯罪信息制度的意见》,并通报相关典型案例。
- 这两轮巡视均深入查找被巡视省级院党组和领导干部履行政治责任和职责使命情况,促进讲政治与抓业务深入融合,推动新时代检察工作和检察队伍建设取得新进展,确保党对检察工作的绝对领导。
- 《意见》在原试行意见的基础上,增加了10条规定,并对相关条文作了修改,全文共28条,进一步明确庭审量刑程序的相对独立性,进一步规范量刑建议,进一步明确量刑事实的调查取证。

- 2020年9月17日,最高检、公安部联合督导组通报鲍某某涉嫌性侵案调查情况。经全面深入调查,现有证据不能证实鲍某某的行为构成性侵犯罪。鲍某某涉嫌违反律师执业管理有关法律法规情况,已移交司法行政部门依法处理。
- 2020年2月11日,最高检对外发布首批十个妨害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犯罪典型案例,“浙江义乌邵某某、毛某某涉嫌销售伪劣产品案”被列入该批典型案例,这是全国首例防疫期间“问题口罩”批捕案件。
- “杭州一女子取快递遭诽谤案”从自诉转公诉,是司法机关维护公民正当权益、落实民法典人格权保护的积极作为,也是司法机关通过办案让法律的原则规定得到体现,维护网络秩序、维护社会秩序的自觉。
- 专案组共摸排案件线索28件,以挂牌交办方式交三地检察机关26件,地方检察机关立案20件,磋商解决问题9件,发出诉前检察建议8件。在办案的推动下行政机关积极整改,取得明显成效。
- 经天津市检察院第一分院公诉,法院公开宣判赵正永以受贿罪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在其死刑缓期执行二年期满依法减为无期徒刑后,终身监禁,不得减刑、假释。
- 在检察机关的监督下,“加油机旁扫码支付”整改工作圆满完成,海宁市内62家加油站已完成全面整改并基本形成规范的行业管理,本次行动也使公众达成了一定共识,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 本案是一起医务人员基于强制报告制度果断报案的监护侵害典型案件。我国刑诉法等均对发现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报案举报作出了相应规定。2020年5月,最高检等9部门联合发文要求建立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制度。
- 2020年疫情防控期间,全国检察机关加强监管场所涉疫情况法律监督。2月,山东任城监狱出现新冠肺炎疫情后,最高人民检察院及时派员参与中央政法委调查组赴山东开展调查,回应社会关切。
- 2020年7月,该案公开开庭再审。江西省检察院出庭检察员认为,原审裁判认定张玉环实施犯罪行为的事实不清、证据不足,建议法院依法改判张玉环无罪。8月4日,江西省高级法院作出判决,宣告张玉环无罪。
- 2020年12月7日,北京市检察院第二分院提起公诉的郭文思涉嫌故意伤害罪一案开庭审理。法院裁定恢复对郭文思原判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刑罚的执行。该案所涉公职人员受贿案、徇私舞弊减刑案等也将开庭审理。
- 2020年5月26日,广州市检察院创新提出在民事公益诉讼中启动先予执行程序,向法院发出《先予执行意见书》,责令二被告对涉案场地所倾倒和填埋的污染物先予清理,恢复至损害发生之前的状态。
- 案件办理过程中,鉴于有20万部小说无人主张民事权利,承办该案的徐州市检察院建议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代表部分权利人维权,商请文著协提出增设公告告知权利人制度、“代位追偿权”制度等立法建议。
- 甘肃省泾川县检察院审查认为,不法侵害人潘某的行为严重危及他人人身安全,王某民为保护家人免受侵害而采取防卫行为,造成潘某死亡,符合刑法的相关规定,依法不负刑事责任,于2020年4月6日决定不批准逮捕。
- 2020年11月17日,呼和浩特市中级法院审理认为,白静实施了贪污犯罪行为并逃匿境外,被通缉一年后未到案。检察机关申请没收的9套房产高度可能来源于白静实施贪污犯罪行为套取的国有资金购买,依法应当予以没收。
- 2020年6月24日,北京市海淀区检察院发出诉前检察建议,建议网络平台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对“爱奇艺”“优酷”等经营性互联网文化单位持续存在多个涉毒品音视频的违法情形进行查处,并加强检查监测。
- 徐州铁检院在办理一起系列非法收购、运输、出售珍贵、濒危野生动物海龟案件时,以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立案。全国四级检察机关成立救助海龟工作专班,2020年8月9日,29只在办案中移送救助的海龟被放归大海。
- 25年前的出租车司机被杀案发现新证据。2020年4月,此案由镇江市检察院报至江苏省检察院后报请最高检核准。7月17日,镇江市检察院对本案提起公诉。3名被告人对指控的犯罪事实和证据无异议,均表示认罪认罚。
- 这是一起由房屋拆迁引发的行政争议。张雪樵副检察长带着办案组轻车简从登门拜访当事人,三次对本案作出批示。经过四级检察机关协调办案,充分释法说理,当事双方在2020年7月签订和解协议。
- 该案属于证据标准较高的新类型犯罪案件。公安、检察合力严把程序、证据、材料、定性“四关”,确保所有涉案人员“一网打尽”。截至2020年11月,这条黑灰产业链上的70余名涉案人员均被法院判处刑罚。
- 检察机关指控,李心草在醉酒状态后期的一个多小时内,被告人罗秉乾只是采取劝说等一般安抚行为,采用打耳光的粗暴方式为李心草醒酒,致使李心草情绪更加不稳,最终造成李心草翻越江边护栏坠江溺亡的危害后果。
- 2020年2月,四川省仁寿县检察院以妨害公务罪适用速裁程序对王某提起公诉。根据“两高两部”意见,居(村)委会、社区工作人员纳入疫情期间妨害公务罪的犯罪对象。该案入选最高检第二批妨害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犯罪典型案例。
- 为逃避收监执行剩余刑期,在社区服刑的罪犯李某某伪造“分娩”证明被社区巡回检察发现,山东省临沭县检察院发出收监执行意见书后,李某某被法院裁定刑期二年十一个月。
- 2020年9月24日,天津市高级法院开庭审理了本案。法院认定杨松发杀害刘某某没有达到证据确实、充分的法定证明标准,采纳杨松发及其辩护人、检察机关的意见,按照疑罪从无的原则,依法改判杨松发无罪。
- 经检察官鉴定比对,原审认定事实所依据的合同中的签名非孙小小本人所写。2020年1月19日,经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区检察院监督,“被结婚”且背上几十万元借款债务的孙小小终于不用再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 2020年12月,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10起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公益诉讼典型案例,明确将文物和文化遗产领域作为“等”外新领域的重点予以部署推进,甘肃敦煌市检察院督促保护敦煌莫高窟行政公益诉讼案入选该批典型案例。
- 检察机关对程某旺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在案件开庭审理前,帮助213名农民工追回全部欠薪人民币688万余元。2020年12月,该案入选最高检发布的6起检察机关依法惩治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典型案例。
- 最高检、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发布10起铁路安全生产领域公益诉讼典型案例。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宁县禁牧区违规放养马匹危害沙漠铁路运行安全行政公益诉讼案入选其中,引发社会高度关注。
- 2020年12月21日,劳荣枝案开庭审理。南昌市检察院指控劳荣枝涉嫌故意杀人罪、绑架罪、抢劫罪三项罪名。检察机关认为,劳荣枝当庭拒不认罪,主观恶性极深,为保全自己,未真诚悔过,突破人性和法律底线。
- 2020年4月,经河南郑州检察机关提起公诉,法院以妨害传染病防治罪判处郭某鹏有期徒刑。该案入选最高检、公安部依法惩治涉境外输入型疫情防控违法犯罪典型案例暨第八批全国检察机关依法办理涉新冠肺炎疫情典型案例。
- 崔某某挪用公款案入选2020年11月13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的刑事案件涉扶贫领域财物依法快速返还典型案例,对于促使涉案扶贫财物依法快速返还、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具有引领示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