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职务犯罪预防:惩治贪污腐败之本 |  | 2002年,检察机关围绕《关于进一步加强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决定》,大力推动社会化预防职务犯罪网络建设,推动完善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机制,加强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规范化建设,提高职务犯罪预防工作水平。 [详情] |
|
治理超期羁押:保护的不只是人权 |  | 2003年5月29日,高检院下发了《关于开展超期羁押和服刑人员申诉专项清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全国检察机关对检察机关办案环节出现的超期羁押进行全面纠正。掀起了一场全国范围内整治超期羁押问题的风暴。 [详情] |
|
检察机关信息化建设:科技强检第一步 |  | 2002年初,最高人民检察院印发了《2002年全国检察机关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实施意见》,明确提出了“213工程”建设目标。这是检察机关科技强检的第一步,在此之后,检察办公应用系统及门户网站的建设等快速发展,并不断深化。 [详情] |
|
"两房"建设:检察事业发展"助推器" |  | 2003年10月,最高检制定《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加快检察机关办案用房和专业技术用房建设步伐的意见》,"两房"是检察院办案用房和专业技术用房,没有合乎标准的"两房",像全程同步录音录像、实时监控等都无法实现。 [详情] |
|
新式检察服着装 强调礼仪提振精神 |  | 检察服的变迁折射了我国检察制度的发展和执法理念的变化,服装可在朝夕完成,但新司法观念和工作理念对头脑的武装却是长期过程。因此要进行着装意义教育,解决好"以什么理念执法,树立什么样的检察形象"的问题。 [详情] |
|
人民监督员制度:强化外部监督的有效探索 |  | 2003年9月,人民监督员制度试点工作拉开帷幕。人民监督员制度目的是把检察机关办理职务犯罪案件的关键环节有效地置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从制度上保障职务犯罪侦查权、起诉权等的正确行使,提高执法水平和办案质量。 [详情] |
|
检察官境外追逃贪官:国门内外的较量 |  | 近年来,我国检察机关在国内其他机关的通力合作下,通过多种形式的国际司法合作,将一大批外逃贪官缉拿归案,有力地捍卫了国家法律的统一和尊严。2004年,携款外逃近三年的余振东第一个被押解回国接受刑事追诉。 [详情] |
|
全程同步录音录像:"逼"出侦查新水平 |  | 2005年11月1日,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十届检察委员会第四十三次会议决定,检察机关对讯问职务犯罪嫌疑人实行全程不间断同步录音、录像。加强对办案人员讯问活动的监督,规范执法行为,保障犯罪嫌疑人权利。 [详情] |
|
量刑建议:不仅防止司法擅断 |  | 量刑建议,是指公诉人代表检察院提出建议,要求法院对被告人处以某一特定刑罚,对刑种、刑期等方面提出具体的要求。2005年,最高检正式下发《人民检察院量刑建议试点工作实施意见》,量刑建议制度正式在全国各地检察院推行。 [详情] |
|
两法衔接:让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有效运转 |  | 2006年1月,五部委联合下发《关于在行政执法中及时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意见》,规定:行政执法机关在查办案件过程中,对符合刑事追诉标准、涉嫌犯罪的案件,应当及时将案件向同级公安机关移送,并抄送同级人民检察院。 [详情] |
|
完善检务公开 打造"阳光检察" |  | 至2006年6月,高检院下发《关于进一步深化人民检察院“检务公开”的意见》,“检务公开”进入了深入拓展、不断完善阶段。一些检察院结合时代特点和检察工作实际,检在深化“务公开”的基础上提出了“阳光检务”的概念。 [详情] |
|
未成年人检察制度 保障孩子的合法权益 |  | 2006年底,最高检修订《人民检察院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规定》,规定了法定代理人到场制度,在未成年人被讯问时有合适成年人为其提供帮助并对讯问活动进行监督,体现对未成年人的关怀和追求程序正义的精神。 [详情] |
|
规范扣押冻结款物:健全长效机制 |  | 最高人民检察院于2006年3月制定了《人民检察院扣押冻结款物工作规定》。此后,结合深化检察改革,高检院正不断完善内外部监督制约机制,对规定进行修改完善,努力从根本上规范直接立案侦查案件扣押冻结款物工作。 [详情] |
|
检务督察:监督检察权的新机制 |  | 2007年最高检印发《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务督察工作暂行规定》,检务督察制度作为一项新的监督制度,最大特点是突出事前和事中监督,较传统监督手段方式更加灵活,既有明察,也有暗访,既有日常督察,又有集中督察。 [详情] |
|
完善巡视制度 重视加强党内监督 |  | 2008年,最高检下发《最高人民检察院巡视工作暂行规定》,这是对检察机关主要领导干部进行监督的有效形式,能够解决长期存在的"看得见的管不着,管得着的看不见"以及"上级监督不到,下级监督不了,同级不敢监督"的问题。 [详情] |
|
12309举报电话:让举报更便捷更安全 |  | 为畅通举报渠道,依靠群众加大反腐败力度,2009年6月22日,全国检察机关开通了12309统一举报电话,截至2009年12月31日,已有27个省级检察院、308个分市级检察院、1106个县级检察院开通了12309举报电话和网上举报平台。 [详情] |
|
救助刑事被害人 一枝一叶总关情 |  | 2009年4月,最高检下发《关于检察机关贯彻实施<关于开展刑事被害人救助工作的若干意见>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各地检察机关开展刑事被害人救助工作,明确规定由刑事申诉检察部门负责,并建立统计报表和定期通报制度,以推动... [详情] |
|
职务犯罪案逮捕权上提一级:事关反腐大局 |  | 2009年9月,最高检下发文件明确规定:省级以下(不含省级)检察院立案侦查的案件,需要逮捕犯罪嫌疑人的,应当报请上一级检察院审查决定。职务犯罪案件审查逮捕权上提一级,看似“内部问题”,事关反腐大局。 [详情] |
|
三项重点工作:检察机关创新社会管理 |  | 三项重点工即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2011年2月9日,最高检下发推进三项重点工作的文件,要求检察干警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围绕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扎实开展调查研究,找准工作切入点。 [详情] |
|
案件实行集中管理 促进管理科学化 |  | 2011年,最高检成立案件管理办公室,对案件实行集中管理,胡泽君副检察长强调这是检察机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强化内部监督制约,提高检察机关管理科学化水平,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提高办案质量的战略举措。 [详情] |
|